来自 电子书 的文章
《百年战争第2卷:烈火的审判》[全2册]
在欧洲中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是一部激烈、漫长而且曲折离奇的历史。英国和法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塑造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身份。乔纳森·萨姆欣教授讲述英法百年战争的巨著《百年战争》总共五卷,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前四卷,目前第五卷正在撰写中。本书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了百年战争在1347到1369年间的态势。在获得欧洲大陆的落脚点——加来之后,爱德华三世对法兰西王国的野心大为膨胀,现在他不再满足于和法王争夺佛兰德的控制权,而是对瓦卢瓦王朝在法兰西的统治发起了直接挑战;而此时,法王的统治正因瓦卢瓦王室的内讧、宫廷与市民间的矛盾和法国南北方地方主义的崛起而摇摇欲坠。尽管英格兰极具纪律性的精锐步兵和比法兰西更强大的军事财政机器让爱德华和他骁勇善战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在战场上屡屡告捷,但他们面前最严峻的挑战并不来自法兰西的军事力量,而是来自中世纪的一系列技术和制度上的制约:糟糕的后勤、不受约束的散兵游勇,以及效率低下的海上运输。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与英法之间旷日持久的混战在这二十年里蹂躏了大半个西欧的土地,甚至将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卷入战火,脆弱的法兰西则一度在重重灾难的打击之下走向解体的边缘。
《百年战争第2卷:烈火的审判》
作者简介
[英]乔纳森·萨姆欣(Jonathan Sumption),曾在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任教,其巨著百年战争系列,时至今日已有《战争的试炼》《烈火的审判》《分裂的王朝》《被诅咒的国王》四部作品问世,分别出版于1990年、1999年、2009年和2015年。他的作品还包括《朝圣者》(1975年)、《阿尔比十字军》(1978年)、《爱德华三世》(2016年)、《国家的审判》(2019年)和《危机时期的法律》(2021年)等。2009年,他的《分裂的王朝》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奖。乔纳森·萨姆欣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与牛津大学,在离开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后,他投身法律事业,于1970年代加入伦敦内殿律师学院;1986年,38岁的他受命成为女王御用大律师;1990年代初,又升任高等法院大法官法庭助理法官。2012年,萨姆欣被擢升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与11名同僚一起运作整个联合王国的法律体系。
《百年战争第2卷:烈火的审判》下载
《核爆冲击波》史蒂芬·沃克
必须被重述的历史 遗忘就是下一次毁灭 1945 年 8 月 6 日,一个宁静的周一早晨,一枚重达 5 吨、被称为 “小男孩 ”的原子弹从一架美国飞机上投向日本广岛。这 一天,这个拥有 30 万人口的繁荣都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火焰风暴,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建筑物被焚毁,繁华街市灰飞烟灭。这不是战争的句点,而是原子时代可怕的黎明,引发了数十年的偏执、猜忌,以及对人类自我毁灭的终极恐惧,冲击波至今仍未停息。
在《核爆冲击波》中,杰出导演史蒂芬·沃克全景式再现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前惊心动魄的 21 天以及爆炸后的 18 小时。这是一部直接而危险的戏剧,沃克将历史化为窒息的心跳,以电影镜头般的叙事,客观呈现科技、军事与平民命运的惊天碰撞。 你将穿越在参与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轰炸机机组成员与日本军民的记忆之间,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核爆前那漫长的 30 分钟,3 分钟,45 秒,并与幸存者一起见证爆炸后的惨状:炭化到不成人形的尸体、横扫一切的火焰风暴、全身被烧焦到已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行尸走肉”……
《核爆冲击波》不是讲述历史,而是带你走进历史,亲历世界改变前的一瞬。这段历史必须被重述,这样它带来的可怕教训才永远不会被忘记。
《核爆冲击波》
作者简介
史蒂芬·沃克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在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英国导演、制片人和作家。
作为一名导演,史蒂芬·沃克主要致力于(但不限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已经执导了近30部作品,并获得了很多奖项和认可。他的纪录电影《我心不老》获得了包括洛杉矶电影节“最佳国际影片奖”在内的23个奖项,并成为在美国上映的最高票房英国纪录片。他的剧情电影《时光囚徒》获得了英国编剧工会“最佳剧情电视电影奖”。
他的其他作品还曾获得过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艾美奖以及在全球电视领域拥有极高声誉的瑞士金玫瑰奖等奖项。
史蒂芬·沃克曾两次被英国电视和广播界的权威刊物《广播》选入其“英国十大电视导演”名单。
他的著作《广岛倒计时》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著名的戴顿文学和平奖。
《核爆冲击波》下载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精选了多个改变世界的关键历史时刻,展现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从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黄金国的传说到跨越大洋的壮举,这些闪耀时刻不仅塑造了地理认知,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通过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作者茨威格描绘了勇气、冒险与命运交织的壮丽画卷,展现了人类追求卓越与突破的永恒精神。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茨威格出身维也纳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还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就前往法国、比利时游学。在比利时认识了现代派著名诗人维尔哈仑,在巴黎结交了在法国文坛享有盛名的罗曼·罗兰,后来又通过罗曼·罗兰结识了高尔基,通过书信往来结识了弗洛伊德并深受影响。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创作反战的小说、剧本。上世纪20、30年代以出色的中短篇小说蜚声世界文坛,1934年流亡英国,1940年经美国流亡巴西。在此期间创作反对暴力,反对专政,反对纳粹的小说传记和自传《昨日世界》。1942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人类群星闪耀时》下载
《为什么伟大需要犯错》达里奥·利维奥
从达尔文到爱因斯坦,即便是最卓越的心智也会犯下严重的错误。然而,正因为这些错,才让后继者知道什么是“对”。
人类历史就是充满一连串的错误与试错的过程,不论在哪种领域都是如此。利维奥在本书中讨论了5个伟大科学家——达尔文、鲍林、开尔文、霍伊尔以及爱因斯坦——在其所建构的伟大理论中所犯下的错误及其细节,以及这些细节所引发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达尔文对于遗传学的理解完全错误:在他的时代,遗传学几乎是一门还不存在的学科,而对于这方面的无知也使得他最著名的自然选择理论几乎失去了解释力。
英国首屈一指的科学家开尔文勋爵算错了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实际年龄要比他所计算出来的“老”上50倍。因为他认为地球的核心是固态的,而且会以同样的速率传递热能。
鲍林(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出了DNA的模型,然而他对DNA股数的理解却是错的。
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伊尔痛斥大爆炸理论。他认为,宇宙会永久保持不变,新的物质会让宇宙不断地增生。
爱因斯坦的名字几乎就是天才的同义词,不过他在他的方程式中加上了“宇宙学常数”,以确保宇宙在自身的重量之下不至崩塌,之后他拿掉了这个部分,但这两种解释方式在实际上都是错误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著作,也是一场迷人的心智揭秘。通过书信与个人历史的梳理,利维奥勾勒出这些科学家的错误,解释他们究竟是如何犯下这些错误的。同时他试着分析这些失误的可能原因,并且尽可能地揭露这些失误与这些伟大心智的特征与限制之间的神秘关系。
《为什么伟大需要犯错》
作者简介
[美]达里奥·利维奥
国际知名天体物理学家,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卡内基基金会“世纪优秀教授”。在哈勃空间望远镜研究所担任天体物理学家超过20年。
科学和数学科普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皮亚诺奖和国际毕达哥拉斯数学畅销书奖得主。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对宇宙学、超新星爆炸、黑洞、太阳系外行星和宇宙生命的出现等主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众多数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文章在《自然》《经济学人》《科学》等权威期刊上得到极高评价。
《为什么伟大需要犯错》下载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直击饮食领域前沿话题,澄清社交媒体上的健康“流言”。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间歇性断食、抗炎、抗糖……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健康“新概念”,哪些是科学事实,哪些是断章取义,哪些毫无根据,本书为你一一解答。
英国NHS注册医生、拥有百万关注者的营养学博主权威解答。引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提供可信任的健康建议,有理有据,帮助广大读者做出科学的饮食决策。
清晰易读的一站式健康指南书。针对读者关注点,讲明原理,得出结论,提供方法,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饮食健康手册。
碳水化合物会让人发胖吗?
生酮饮食合理吗?
糖会引起炎症吗?
我们不断被各种时髦的健康饮食概念轰炸。从间歇性断食、生酮饮食,到素食主义、抗炎饮食,各种来源可疑的信息随处可见。但是,我们应该到哪里寻求值得信赖的建议呢?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注册医生、拥有超百万订阅者的营养学专家莫卧儿医生,致力于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呈现给读者,揭露互联网上的各种饮食谬误,给出你信得过、读得懂的健康饮食建议,避免迷失在信息海洋中。
《饮食的谬误》
作者简介
伊德里斯·莫卧儿(Idrees Mughal)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注册医生,拥有营养学硕士学位,并获得生活方式医学认证。
莫卧儿医生重视疾病预防大于疾病治疗,于2021年年初入驻TikTok,向大众普及营养、健身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抵制网上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议。仅一年关注者就超过百万。
《饮食的谬误》下载
《壁虎、泳衣和飞行器》神奇的材料与黏性的秘密
壁虎如何攀爬?触觉的原理是什么?
高尔夫球、飞行器和船只的运动方式为何如此不同?
从冰川运动到硬盘驱动器的呼呼声,揭秘藏在万物表面的奇妙力量。
本书深入探讨了表面科学与摩擦力的关系,分析了摩擦力如何深刻影响人造世界与自然世界中的表面现象,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利用表面科学的原理来精确操控黏性,这一能力甚至延伸至单个原子层面。在日常生活中,从每一步行走时空气分子微妙的影响,到办公时便利贴与胶水的使用、不粘锅的烹饪体验、指纹的独特性、壁虎“飞檐走壁”的奇迹,乃至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奥秘,这一切均源自表面间那些看似微小却威力巨大的力量。
物理学家温科莱斯将在此书中引领我们解开这些科学谜团,揭示出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对表面科学的深刻理解和应用。此外,本书还精彩介绍了众多源于表面相互作用研究的实验成果与创新技术,这些成就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受鲨鱼皮启发的速比涛泳衣,在游泳竞技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而基于壁虎超粘足原理研发的航天器抓持器,则为太空探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壁虎、泳衣和飞行器》
作者简介
劳丽·温科莱斯(Laurie Winkless)
爱尔兰物理学家和作家,拥有都柏林三一学院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双学位,以及伦敦大学空间科学硕士学位。后来她加入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成为一名研究科学家,专门研究功能材料。
劳丽现居新西兰,15年来一直致力于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与科研机构、工程公司、大学和NASA等展开了多项合作,并为《福布斯》《连线》《经济学人》等刊物撰写文章,内容从无人驾驶汽车到石墨烯膜,无所不包。
《壁虎、泳衣和飞行器》下载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黄永年
本书是文史名家黄永年先生以北朝隋唐史专题论文为基础,撰写的一部政治史著作。全书共分十五章,系统讨论了北齐、北周至唐宪宗时期的政治发展演变。作者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着手,考辨史料,抉发历史真相,解释政治现象。全书脉络清晰,多树新义,对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推进,如北齐内部的文武之争、唐初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武则天掌权后形成的“李武政权”、玄宗时期的内朝和外朝之争、神策军的政治本质等,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北朝后期至中唐的政治演变历程多有启发。同时,作者围绕许多重要问题,对旧史记载及现代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辨析,提出不少商榷意见,澄清了一些基本史实。本书观点鲜明,见解精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学习和研究北朝隋唐政治史的必读书。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作者简介
黄永年(1925—2007),江苏江阴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著作有《古籍整理概论》《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树新义室笔谈》《文史探微》《学苑零拾》《古籍版本学》《文史存稿》《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古文献学四讲》及《唐史十二讲》等。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下载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关河五十州
本书是著名中国近现代史纪实作家关河五十州继《一寸河山一寸血》《虎部队》之后,再次解读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力作。
所谓“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本书揭秘了国民党军川军系的前世今生,以“四川王”刘湘的发迹史为轴,通过对20世纪初期四川军阀混战全景式的透视,展示了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混战之机谋权变、风起云涌。
英雄熊克武、枭雄尹昌衡、奸雄胡景伊、川中吕布杨森、川版曹操刘文辉……群雄并起,征伐不休。人称“刘莽子”的刘湘虽出身低微,却气贯长虹,矢志天下,这位蜀中“刘备”,到底有何异于群雄的质素,让他笑到最后,制霸天府之国?
当尘埃落尽,刘湘“挟天下以令诸侯”借蒋介石的宝剑号令群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但这场对天下的争夺战远远没有结束,他与蒋介石之间的权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而另一面,日本军队对中国虎视耽耽……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著名军事纪实文学作家,其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史学基础扎实,史料运用力求丰富和全面,注重采用口述史料等第一手资料,同时兼以文学笔法,行文简洁明快,注重阅读体验,条分缕析而又富有历史的思辨性,读者面极广。
代表作有《一寸河山一寸血》《战神粟裕》《彭大将军》《谋帅刘伯承》《虎部队》《张作霖大传》等;今日头条的签约作者,开设的历史自媒体栏目阅读量近亿计。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下载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宋杰
《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一书,对先秦各历史阶段经济区域、人口、民族和政治力量的分布,以及各区域的地形、水文、风俗文化状况与相互来往的交通路线进行考察,并着重探讨这些因素对作战方略形成、演变所起的制约作用,即地域差异与空间变化和军事活动之间的的密切关系。全书共分为《三代篇》、《春秋篇》和《战国篇》。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
作者简介
宋杰,1952年1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留校任教。后师从宁可教授研习秦汉史及古代军事地理,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中华五千年记事本末·秦汉部分》、《中国经济发展史·秦汉卷》、《中国货币发展史》等。曾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九章算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价值》刊载于美国著名年鉴刊物《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下载
《全球时代海洋文化史》玛格丽特·科恩
1972年,一张名为“蓝色大理石”的地球照片成为时代象征,它清晰地展现了我们这颗星球被水覆盖的壮丽景象。在现代世界,海洋是连接自然与文化的纽带。然而,在百年光阴中,海洋的文化意涵经历了巨变——从令人敬畏的险境,转变为人类世中亟待保护的脆弱生态。
本书深入探讨了这一转变过程,追随科学家、航海家、外交官乃至电影制作人的足迹,从颠簸的船甲板,到陆地上决定海洋命运的政治舞台。书中的文章将带领读者,从幽暗的海底废弃物倾倒场,一直游历到遥远的南太平洋岛屿。微小的浮游生物与鲸鱼等魅力非凡的海洋巨兽,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航行,它们的存在不断挑战着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化观念。本书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将非人类的能动性纳入考量,才能完整理解海洋的文化历史。
《全球时代海洋文化史》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科恩,斯坦福大学文学教授,主要研究英语文学、比较文学、文学批评和理论、叙事理论、小说。
法兰兹斯卡·托玛(Franziska Torma),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雷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研究员。她在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自身工作, 2017-2021)资助的一个项目中研究海洋生物学的历史。她是哈佛大学明达德冈茨堡欧洲研究中心的约翰肯尼迪纪念研究员(2012-2013)。她曾在德国大学担任多个职位,包括合作研究项目“生命物语言”(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项目协调员。她发表了有关登山历史、非洲动物保护问题、德国和海洋以及更广泛的殖民主义领域等方面的文章,特别提到了德国的殖民文化和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