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电子书 的文章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系列》[套装11册]
徐文兵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深度解读作品合集,融合学术考据与生活实践,系统阐述中医养生智慧。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系列》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系列》下载
《开眼看历史》[全4册]
《清王朝的最后十年:拉里贝的实景记录》
作者在法国公使馆内负责安全保卫工作期间拍摄的摄影集,拍摄地主要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这些照片记录了1900年到1910年之间清末中国的各种人物、家具、服饰、戏剧、建筑、街道、佛像、石刻等。透过这些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百年前真实存在过的中国。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杜德维的影像记忆(1876-1895)》
作者在中国任职期间拍摄的摄影集,记录了1876-1895年间北京、福建、江浙沪、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及作者家人和朋友,这230多幅照片记录下了作者眼中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是晚清重要的实景资料。这些照片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过的中国,也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开眼看历史》
《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
整理自一组绘于19世纪的中国外销画,作者已不可考。书选择了一百四十多幅描绘当时社会生活场景及各行业人物的图画,全书分为“玩物杂耍”“民风民俗”“行业生计”三个部分,以鲜活生动、真实质朴的画面和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再现了十九世纪中国人的日常市井生活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原本是向西方世界介绍古老中国社会风情与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于当代国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独特的史料和文化价值。
《中国近代史》
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一个时代的经典。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用明白通畅的字句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是一本人人都能读、也人人都该读的近代史。
《开眼看历史》下载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共二册]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记录了罗杰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环球投资旅行。作为37岁的老背包客,这位投资大师卸下了成功者的光环,经历了旅行中的喜怒哀乐,同时也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本书详述了吉姆·罗杰斯传奇的旅行经历:在中欧,他的车坠落悬崖;在西伯利亚,他经历了荒芜的挑战;在非洲,他一路逃亡;在南美,他险些遇害。同时,本书也是罗杰斯对世界投资机会的深入剖析:他记录了对沿途国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独到见解,纠正了一些常见的误解,并对各地的投资前景进行了预测。其中,中国是罗杰斯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他认为中国将成为一个投资的热土。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旷野人生2: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吉姆·罗杰斯的人生就如旷野:37岁退休,实现财富自由,完成两次环球旅行,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人生不是既定的轨道,而是无边的旷野,每一程都有风景。本书记录了罗杰斯开启的第二次环球投资旅行,他和女友历时三年,走遍116个国家,全程15万公里,这次跨世纪的旅行创造了陆路驾车旅行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本书记录了罗杰斯在第二次环球投资旅行中的精彩故事和见闻。刚刚从冰岛出发,他就遭遇了特别暴雪天气,险些丧命;在泰晤士河畔,他与女友举行了一场浪漫的世纪婚礼;在新西兰,他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却决定将旅程走完;在秘鲁的酒店里,他盯着电视机中飞机撞向纽约市世贸中心大楼的画面,预见到没过将面临靠前的挑战。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下载
《消融时代》冰川、气候与人类危机
气候灾难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冰川消融前,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达尔·贾默飞赴全球各地,从北美高峰德纳里峰到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从硕果仅存的海豹猎人到不断沉降的城市,将气候灾难的证据陈列在我们面前,只为警醒仍然踌躇不前的我们。人类家园的守护,只能靠我们的觉醒和行动。
美国笔会/E. O. 威尔逊科普文学奖决选作品,《纽约时报》《纽约书评》《书单》杂志盛赞的“警世之书”。
就在你阅读这行文字时,地球上的冰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独立记者达尔·贾默奔走在气候变化的一线,用翔实的科学数据和触目惊心的现实案例,呈现出一份关于气候危机的全球报道。
作者以共情又不失冷静的新闻笔触,带领你攀登北美最高峰德纳里峰,在太平洋温暖的海水中探寻珊瑚礁的踪影,去阿拉斯加的圣保罗岛寻访最后的海豹猎人,并在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市亲身感受城市沉降的风险。
这趟旅途传来的是一道不容忽视却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警告:气候危机正逐年加剧,消融时代已全面降临,而我们仍然熟视无睹。
《消融时代》
作者简介
达尔·贾默(Dahr Jamail),美国独立记者,对美国入侵伊拉克、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做过深入报道,著有《绿区之外:发自伊拉克的独立记者报道》等,2009年荣获玛莎·盖尔霍恩新闻奖。
《消融时代》下载
《历史文化类》2025推荐必读系列
《历史文化类》2025推荐必读系列包含:
51.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52. 《史记》作者:司马迁
53. 《古罗马帝国的辉煌》作者:赵林
54. 《大英帝国3000年》作者:杰里米·布莱克
55.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
56.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57. 《中国近代史》作者:蒋廷黻
58. 《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
59. 《为什么是中国》作者:金一南
60. 《国史大纲》作者:钱穆
《历史文化类》
《历史文化类》下载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杨素秋
我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有时会想:除了教书,我能不能走出校园,为社会做点什么?一次机会,我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任副局长。碑林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却没有一家图书馆,让我错愕。更让我错愕的是,我即将接手的这个“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 要建在地 下!墙皮破损,电线裸露,没个好模样,人手就我和馆长小宁两个人。
小宁说买书的事情全听我的。书商纷纷发来书目,但我发现得自己动手编一个更适合本区读者的书目出来。我们的馆小,书少,这恰恰困难——稍微买偏了,就会大量被闲置。
碑林区是市中心商业繁华区,周末常有家长带小孩子来附近逛街,应该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占比。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石碑博物馆,展出的不是绘画或者器皿珠宝,而是“字”。这个地方离我们图书馆步行只有几分钟,应该设立一个碑帖专区,大量地买,做成特色。要设立一个单独的外文童书区,在碑林区工作的外国人不少,如果他们的孩子在这里看见母语故事,一定很激动吧。还应该有一个漫画专区,把这个区域做好了,这几个书架也可能会成为漫粉聚集地, 也许周末会被读者挤满吧……
我求助各方朋友,要选出1万种图书来。不曾想,一个小小的书目触动了各方利益,一场“书目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作者简介
杨素秋,苏州大学文学博士,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公共阅读推广者,多次于边远山区开展文学阅读公益讲座。2020—2021年在政府挂职期间主导建设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得到《央视新闻周刊》专题报道,被称为“公共选书人”。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下载
《奥拉》卡洛斯·富恩特斯
二十世纪墨西哥&西语美洲最佳小说之一
口碑与销量双丰收的畅销神作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
短小精悍、幽微深邃的奇幻经典
关于爱情、死亡和命运的惊人故事
对女性及其反抗精神与持久力量的非凡致敬
与《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同年面世且相得益彰
小说《奥拉》发表于1962年,构思巧妙,风格独特,堪称精品。费利佩·蒙特罗是墨西哥一位27岁的年轻史学家,通晓法文,某日偶然翻报纸,通过一则广告谋得一个月薪4000比索的肥差,工作内容即帮助一位将军的遗孀,109岁的康苏埃洛·略伦特夫人整理将军用法文写成的回忆录。在老太太不见天日、与世隔绝的住宅里,他爱上了老太太的侄女,年轻美丽的奥拉。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怪事使整个故事笼罩在一层神秘莫测、幽暗诡秘、扑朔迷离的气氛之中。
《奥拉》是富恩特斯年少时的老成之作,自问世以来,它不仅拥有众多代际相隔的读者,也是富恩特斯的研究学者和批评家最为关注的文本之一。作品就如其中的人物一般,蕴含着无尽的可能性。
《奥拉》
作者简介
卡洛斯·富恩特斯(1928-2012),墨西哥著名作家、文人、外交家,西语美洲文坛最出类拔萃的作家之一,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胡利奥·科塔萨尔并称“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1977年,荣获西语美洲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1987年,荣获素有“西语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塞万提斯文学奖;1994年,荣获西班牙著名文学奖项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
《奥拉》下载
《DK魔法百科》英国DK出版公司
这是一本关于全球各地魔法信仰与实践的百科全书,帮助您快速了解魔法的源流分支、关键人物、关键神灵、宗教组织等知识,也搜罗了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到《魔戒》《哈利·波特》等流行作品中涉及的魔法话题。全书设置了丰富多彩、简明易懂的专栏版块,配有大量考古文物及艺术作品的精美图片,并通过图表详细解析魔法和神秘学的各种象征符号。
从人们耳熟能详的手相术、占星术、塔罗牌、魔药和护身符,到神秘深奥的魔典、玫瑰十字会、赫尔墨斯主义和卡巴拉传统,再到北极冰原上因纽特人安抚海中老妪的仪式或非洲雨林中钉满钉子的尼孔蒂人偶,千变万化而魅力无穷的新奇魔法知识将会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DK魔法百科》
作者简介
顾问:[英] 索菲·佩奇(Sophie Page),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专长为中世纪魔法和占星术。
撰写前言者:[英] 苏赞娜·利普斯科姆(Suzannah Lipscomb),英国罗汉普顿大学教授,历史学家、作家,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和高等教育学院院士,专长为 16 世纪的英国、法国历史。
《DK魔法百科》下载
《通天》中国传统天学史
名家力作,四十年磨一剑。著名学者江晓原教授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的创建人,更是当今国际学界中国天学研究的领军,成果斐然,广获好评。本书集作者40余年研究之功,帮助读者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天学史。
全方位现传统天学的内容。本书所论问题包括天学的哲学基础、运作模式,以及天学与政治、星象、历法的关系和中外交流等,全方位展现传统天学的的内容、意义与社会影响。论及具体的内容,常常具有中西比较的贯通视野。
侦探小说一般好读。本书并非沿时间轴的单向论述,而是对有关天学的一系列问题,从各种角度展开考察与阐释。对问题的追索和解读,读来有路转峰回、回肠荡气之感,像侦探小说一般好读。
精心配图,提升阅读体验。本书有20余张精心挑选的配图,包括各类实物图、珍贵古籍中的图片、不断发现的新材料等,如《敦煌星图》、《算命天宫图》、近人拍摄的北京观象台图,增加阅读的趣味感。
天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为神秘且神圣的内容,对世俗权力转移与社会生活影响极深。著名学者江晓原教授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的创建人,更是当今国际学界中国天学研究的领军者。
本书集作者40余年研究之功,从天学的哲学基础、运作模式,以及天学与政治、星象、历法的关系和中外交流等方向,全方位展示传统天学的内容、意义与社会影响,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天学史的学术大众化之作。
《通天》
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著作多次获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大奖。
《通天》下载
《1980年代》小说六记
将文学史与社会史、思想史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部思想文本
70年代孕育,90年代结果,
80年代花开两枝
是启蒙的再续,也是反启蒙的肇始
蔡翔通过文学重绘1980年代的社会转折与思想图景,提出“两个80年代”的说法:第一个80年代,围绕社会领域中的改革、启蒙、现代化等观念展开,由“伤痕文学”发端打开了诸多的写作领域,文学以现实主义手法依然拥有饱满的社会政治功能与历史使命。第二个80年代,源于对第一个80年代的反思与质疑,改革与现代化的发展主旋律既带来勃勃生机也带来问题与危机,在个体意识和内在自我日益凸显的同时,文化与文明问题也成为80年代中期之后的核心思想议题;现代主义悄然崛起,并由此诞生了“纯文学”观念,影响延续至今。
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与王朔作品轮番登场,将80年代初期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变成“一地鸡毛”式的庸碌日常,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消解了一个大时代的理想和价值,从而终结了80年代,开启了90年代。
这是作者将文学史与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部思想文本。作者认为,1980年代不能成为80年代人的纪念馆,而应该成为历史的图书馆,以供我们反复阅读。
《1980年代》
作者简介
蔡翔,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赴安徽固镇县杨庙公社插队务农,后历任上海三轮铸件厂工人,上海长新色织厂技校教师,《上海文学》杂志社编辑、执行副主编。2002年调入上海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当代文学和文化的批评与研究工作,兼及散文随笔写作。代表作有《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2010),《神圣回忆》(1996),《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1994),《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198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