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电子书 的文章
《人生总会有答案》金惟纯
人生常常陷入困顿,充满迷茫,苦于寻找答案。
然而许多事,不是想明白了才做,而是做了才明白。
本书是金惟纯先生与两个女儿的真实家书呈现。
六十封往来书信,是女儿与父亲的情感联结,也是父亲对女儿成长的激励与支持。
曾经支离的家庭对孩子造成伤害,两代人成长背景下形成的迥异观点无法融合,但当家人愿意共同修习交流,这些不愉快的经历终化作人生的养料和可以引发大笑的回忆。
通过文字,金先生与女儿坦诚沟通,跨越成长鸿沟,治愈家庭的伤,弥补过往的遗憾。借助书信,金先生也向女儿们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关于婚姻家庭、金钱事业、内心探索、生命状态等给出诚恳建议。
这些爱意温暖、人生智慧对年轻人和养育孩子的父母都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每一次读完都会深深治愈。
《人生总会有答案》
作者简介
金惟纯:祖籍浙江温州永嘉县,出生于中国台湾,早年担任中国台湾《中国时报》主笔,被李敖先生誉为新闻界才子,马英九先生称为值得相交的好友。其后创办中国台湾《商业周刊》,发展为台湾最大的传媒集团。后金惟纯先生致力于人生修炼,出版两岸三地知名畅销书《人生只有一件事》,创办“一件事”学习中心,并主讲一件事系列工作坊,发愿提升华人世界心性品质。
金质灵:金惟纯大女儿,1987年出生于中国台湾。三岁展露艺术天赋,专心于绘画雕塑创作二十多年。28岁茹素,创立“共时间”纯植物料理工作室,发愿自身的实践可以启发人们将觉知带入日常饮食中。
金默蓝:金惟纯二女儿,1997年出生于中国台湾。2014年获得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旅居多地,探询各族群的生存之道和价值观。过去三年服务于半导体产业。
《人生总会有答案》下载
《远见》如何摆脱短期主义
人类拥有独特的时间观,能够了解过去和未来,其他物种则不具备此等能力。然而,现代科技和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压力加剧了我们的短期主义思维倾向,使人困于当下,任凭各种政治事件、季度商业目标和24小时新闻播报“摆布”。
但事情并非一直如此。中世纪的工匠们为在其有生之年都无法完成的大教堂而劳作,20世纪的文人政客们为子孙后代的权利而发声……现在,当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长期挑战时,我们该如何重拾此种高瞻远瞩?
作者提出塑造远见思维、思量长远的世界观及其方法。本书是明智探讨政治、科学、商业和文化中远见思维的重要性的佳作,对远见思维的要义进行了广泛而发人深省的探索。
远见:如何摆脱短期主义
作者简介
[英]理查德·费舍尔(Richard Fisher),英国科学记者、作家,以深入探讨时间、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问题而闻名。他是英国广播公司的前执行编辑,专注于将复杂的科学、哲学和社会议题呈现给广大读者。
《远见》下载
《人墟》切文古尔
一场堂吉诃德式的旅程,提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疑问,得到托尔斯泰式的回答
影响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进程的“未来之书”
继承俄国文学的伟大传统,20世纪俄文学文学承前启后之作
关于物质与精神如何共鸣的终极思考
一场精神物质化、物质精神化的文字试验,如何抵达美丽新世界终 极思考
作者生前仅以片段发表于多本杂志,无删节全译本全新亮相。
布罗茨基称未能因及时出版《人墟——切文古尔》令俄罗斯文学和民族心灵倒退50年!
《人墟——切文古尔》是苏联文学大师普拉东诺夫的代表作,但该书在作者生前仅以片段形式发表于多本杂志,俄文版全本在作家逝世三十多年后才得以问世。
小说以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以父子两代人的视角分别展现了人们如何从崩塌的旧时代中重生并在新时代中努力寻找构建新世界的路径。一群幻想家在切文古尔重新开天辟地,构建了一个“磨灭差异”的新天地,他们取消私产,毁林拆房,风餐露宿,不事劳动,完全依靠太阳的能量生存,又接来一批“外人”在此安家落户,期望在此发展出“美丽新世界”。然而切文古尔人的一腔热忱,却不能改变现实世界运行的法则,没有生产创造,此地的生活日益凋敝。当敌人来袭时,缺少物质支持的切文古尔人完全无法抵抗敌人的进攻,最终切文古尔沦为一座“人墟”。
《人墟》
作者简介
安德烈·普拉东诺维奇·普拉东诺夫(1899-1951),为数不多迄今仍在世界文坛享有崇高声誉的俄苏作家之一。二十世纪初期,苏联社会建设方兴未艾,普拉东诺夫以近乎先知的姿态表达了对激进思想的担忧,他认为除了物质的飞速发展,应更多地关注民族内在的精神发展,寻找“未来新世界”的精神力量,避免被物质繁荣的假象所吞噬。普拉东诺夫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当时的主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他遭到了当局的排斥,许多作品在创作完成后都未能及时与读者见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家的担忧逐一成真,人们开始惊异于作家的超前意识和他前卫的艺术风格。俄罗斯文学研究界将普拉东诺夫“反叛的艺术思维和异样的书写姿态”定义为一种难以企及的“美学权威”,他也因此确立了二十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的地位。
《人墟》下载
《未来战争》硅谷与五角大楼的科技革命
与火药的发明或核时代的到来一样,战争正在发生一场巨大的、无形的变革,比如可以像直升机一样降落的飞行汽车,能飞入建筑物并绘制其内部地图的人工智能无人机,可以穿透云层并监视导弹基地的微型卫星,等等。
这本书揭示了新兴尖端技术是如何被美国引入军事和战场的。两位美国资深军事专家、经济学家及后来者被赋予了简化行政流程的权力,他们的任务是用初创公司的技术满足军事需求。在书中,作者带我们走进人工智能实验室、无人机车间、战斗指挥中心以及海外前线,告诉我们美国是如何在快速变化且往往不稳定的世界政治格局中保持优势地位的。
《未来战争》
作者简介:
[美]拉杰·M. 沙阿(Raj M. Shah)
科技企业家、风险投资家,曾担任美国五角大楼国防创新部门(DIU)的主管。目前是盾牌资本(Shield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这是一家专注于商业与国家安全应用交叉领域技术的投资公司。其职业生涯始于在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担任 F-16 战斗机飞行员,并且仍在兼职服役。拥有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美]克里斯托弗·基尔霍夫(Christopher Kirchhoff)
新兴技术领域专家,协助创建了美国国防创新部门,并持续为其提供咨询建议。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曾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技术战略家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高级文职助理。拥有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以及剑桥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博士学位。
《未来战争》下载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当权力开始暴走的时候,媒体必须对其进行遏制。
追踪报道“桶川跟踪狂杀人案”“足利女童失踪案”
动摇日本司法界的调查记者 清水洁
三十余年大案要案全纪录
重申调查报道的时代价值
清水洁,一个报道 “桶川跟踪狂杀人案” “足利女童失踪案”等著名冤案,撼动日本司法界、推动法律革新的调查记者。他无法忍受任何谎言,敢于和权力机关叫板,是公众眼中的新闻英雄。但在光鲜声名的背后,却是无数个与危险和失败相伴的日与夜:在劫机现场撒腿狂奔、被天才骗子唬得团团转、与“追诉时效”缠斗至最后一刻……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人们究竟该如何辨明真假?记者究竟该为何报道,为谁报道?在这本半回忆录性质的作品中,清水洁回顾了三十余年职业生涯中经历的十余起重大案件,真情剖白身为调查记者的初心,叩问新闻报道的使命何在。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
作者简介
清水洁
1958年生于东京,日本著名调查记者。曾供职于新潮社FOCUS杂志,后转到日本电视台担任报道局记者,现在是一名自由记者。自担任杂志记者以来,一直致力于以犯罪、事故为中心的调查报道。代表作有《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等。曾获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新潮纪实奖、日本民间放送联盟奖优秀奖等荣誉。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下载
《1848:欧洲革命之年》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这是一段不应被忽视的历史。
尽管1848年欧洲革命历时短暂,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年,变革之力如星星之火,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直至今日,整个欧洲乃至所有现代国家的公共生活、政治思想中,仍可见其烙印。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将其评价为:“有史以来唯一一场真正的欧洲革命。”
本书以多维度视角,通过融合微观叙事与宏观分析,重构1848年欧洲革命的全景图,将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动荡置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与全球变革的复杂网络中。
本书首先从底层社会问题切入,剖析革命前夕的深层社会危机:贫困、饥荒引发的阶级矛盾,旧秩序崩塌下的政治失能。第二章转向意识形态的论争,解析各思想派别在“秩序”与“自由”的拉锯中,重塑欧洲政治话语,为后续行动提供精神纲领。第三、四章还原革命爆发的过程,再现了民众如何以暴力与理想冲破旧制的枷锁。然而,胜利的狂欢转瞬即逝:第五章至第七章中,革命政权面临悖论和挑战,而与此同时,保守势力已悄然重织权力网络。最终,第八章书写反革命的全面反扑,君主专制卷土重来。但本书并未止步于革命的“失败”,第九章将视野投向全球,揭示1848年欧洲革命的余波如何在广阔的范围中持续回响。
本书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欧洲革命史,也是一部关于理想、权力、人性与历史偶然性的启示录。当我们重新进入、告别和反思这段历史,不仅是作为旁观者,观摩近代欧洲的剧变,也能从这场以塑造民主世界为己任的变革中,看到当代政治格局转变、更新的多种可能性。
《1848:欧洲革命之年》
作者简介
[澳]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
知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现代欧洲史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欧洲大陆历史。
2007年,因《钢铁王国》获英国沃尔夫森历史奖、德国历史学院奖;2010年,因在英德关系研究领域的贡献,被德国政府授予十字勋章:2015年,被授予英国爵士头衔;2022年,被授予欧洲媒体查理曼奖和德国佩星大功绩十字勋章。
著有《梦游者》《钢铁王国》《沉重的皇冠》《时间与权力》等多部备受推崇的欧洲史作品。
《1848:欧洲革命之年》下载
《禅者的初心》铃木俊隆
《禅者的初心》是日本禅宗大师铃木俊隆的经典著作,首次出版即风靡西方,成为乔布斯、庆山(安妮宝贝)等众多名人推崇的心灵指南。
作为首位将曹洞禅带到美国的禅师,铃木俊隆以朴素的语言诠释禅的真谛——禅修不在庙堂高阁,而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之间。书中从呼吸、吃饭、走路等细微处入手,教你用“初学者之心”专注当下,像天空一样敞开胸怀接纳生命的风雨,以“彻底燃烧却不留痕迹”的态度面对工作与生活。乔布斯深受本书启发,将禅的极简与直觉融入苹果产品设计;作家庆山则称它“帮助我在浮躁中找回清净”。
无论是想对抗焦虑、提升专注力,还是探索生命本质,这本跨越半个世纪的禅学经典,都能让你在平凡日子里发现觉醒的力量。
《禅者的初心》
作者简介
铃木俊隆(Shunryu Suzuki,1904-1971),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日本禅宗大师之一,1959年赴美,后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心灵成长和正念运动的潮流。他主张修行应如日常生活般自然,摒弃对“开悟”的执着,强调“初心”即专注当下。
《禅者的初心》下载
《卢拉传》费尔南多·莫赖斯
卢拉是巴西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是巴西唯一一位拥有工人阶级背景的总统,他所创建和领导的劳工党根基深厚。他展现出持久的魅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巴西乃至世界的政治图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11年起,著名记者费尔南多·莫赖斯获得授权,直接对卢拉进行采访。他积累了长达数十小时的口述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记者独有的敏锐和扣人心弦的笔触,打造出一部兼具力量感和复杂性的宏伟传记。
本书以极富节奏感的叙事方式,详细记述了卢拉生命中激情澎湃的系列事件,从贫苦的童年,到投身新工会主义的青年时代,再到ABC罢工、劳工党成立、竞选总统、被捕入狱及终获无罪释放等关键事件。书中揭示了卢拉个人生活及政治生涯的重要方面,多维度地呈现了卢拉在巴西及国际政治风云中的成长与崛起。
《卢拉传》
作者简介
费尔南多·莫赖斯(Fernando Morais),1946年出生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马里亚纳。巴西资深记者,曾供职于《晚报》《请看》等巴西主流报刊,三获埃索奖,四获阿布里尔新闻奖。主要作品有《奥尔加:革命者和殉道者》(1985)、《保罗·柯艾略:战士的一生》(2008)、《冷战最后的士兵:古巴五人组的故事》(2011)等。
2011年7月,莫赖斯得到机会与卢拉见面,受邀撰写这位巴西传奇政治家的传记。自那时起,莫赖斯保持着与卢拉的直接接触,多次采访卢拉,陪同卢拉出访,并作为“洗车行动”的见证者,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莫赖斯对卢拉的刻画不局限于其在政治领域的作为,而同时展现其超凡的人格魅力,鲜活生动,真挚感人。
《卢拉传》下载
《我们遗忘的一切》重走父亲逃亡之路
1945年1月,德军从波兰撤退,100多万德国百姓、50多万德国军人撤回西欧,造成大量难民儿童。作者即难民儿童的后代,其父母均为战中被逐出家乡的德裔难民。逃亡发生那年,父亲9岁,之后对此事只字不提,过去的村庄不仅换了名字,连所属国籍都由德意志划归波兰。75年后的同一时间,父亲病危,女儿重新踏上他们当年的逃亡之路……
这是一部家族离散史,也是一曲民族心灵悲歌。全书以西里西亚,这个三国交界的三角地带为中心,结合作者家人的经历、重走的沿途见闻,及亲历者的口述,历史的追踪与当下的记述、旅行与纪史结合,动人地重现了德—波—俄关系的矛盾与断层,用双脚重新丈量的方式提供了进入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我们遗忘的一切》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丨Christiane Hoffmann
《明镜周刊》专栏作家。曾在弗赖堡、圣彼得堡和汉堡学习斯拉夫语言文学、东欧历史与新闻学,后为《法兰克福汇报》工作了近二十年,并以驻外记者的身份在莫斯科和德黑兰工作。她的父母均为二战后被驱逐并逃到西德的德裔难民,父亲一脉原生活在西里西亚地区(现属波兰、捷克等),母亲一脉原生活在东普鲁士地区(现属俄罗斯、波兰等)。
《我们遗忘的一切》下载
《变态杀手》约翰·道格拉斯
“我们必须让她们知道,这不是她们的错。”——FBI心理画像专家深度剖析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
– 我们不应该把性罪犯的隐私和声誉看得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
–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应该忍受持续的惩罚和虐待,也不应该被逼得走投无路,要么杀死施虐者、要么被施虐者所杀。
怀抱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及对“捕食者”不容置疑的了解,约翰•道格拉斯剖析了一系列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案件,其中涉及连环杀手、连环强奸犯、跟踪狂等等。秉持“行为反映性格”的原则,道格拉斯及其同事对各类暴力犯罪背后的罪犯个性和动机展开评估。他们将强奸犯分为四大基本类型:补偿型、剥削型、愤怒型及施虐型。书中讲述的案件里最著名的包括“恋尸癖加杀人狂”爱德华•盖恩、“淫乐杀人狂”泰德•邦迪以及多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私立学校杀手”罗伯特•钱伯斯。
道格拉斯同时展现了无数人为受害者权利进行抗争的温暖力量,提醒人们在冷血暴力的黑暗之外,还有充满人性关怀的希望。
《变态杀手》
作者简介
约翰•道格拉斯:美国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调查支援科创建人,任职联邦调查专员25年,美国顶尖的罪犯人格画像专家,现代犯罪调查分析的开创者,被誉为“美国的现代福尔摩斯”。他同时也是《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等犯罪电影的专家顾问;著有《心理神探》《顶级悬案》《坐在我对面的杀手》《杀手的影子》《杀手来电》等多部作品。
马克•奥尔谢克:美国著名电影制片人,曾任多部纪录片的导演及编剧,1994年凭《罗马城》一片获艾美奖最佳编剧奖。著有《爱因斯坦的大脑》《非自然死亡》《血族》等多部极受好评的悬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