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文社科
《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赤濑川原平
什么是超艺术托马森?是附着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也是日复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独特趣味。
本书为风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观察学”“考现学”经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杀入日本亚马逊社会学畅销榜前十。作者赤濑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东京街头时,发现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楼梯,至此开始了对整个都市的另类探索,掀起了一场观察街头和认识附近的运动,并于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伸坊等人发起“路上观察学会”。作者诙谐、调侃、充满玩乐精神的文字背后,是对都市现代化进程的严肃思考以及对日常风景的探寻和解剖。在城市居民步行经验越来越少的当下,以散步为基础的路上观察旨在唤回人们对附近的亲切感,找回个人与外界的切身接触。
城市街头有太多看似无用的建筑,无用的楼梯、无用的窗口、无用的门。赤濑川原平以敏锐的视角和富有幽默感的行动,将社会学的洞见与艺术的创造力完美结合,重新定义这些看似无用的建筑背后的超艺术实践,挖掘出都市街头的深层趣味,在效率化的世界中令充满细节的日常复生,松弛、诙谐、犀利。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
一个幽灵在城市四处出没,正迅速增殖,其名“托马森”。暂且抛开托马森的学理定义,我们可以说它既代表漫游者路上观察的视角,也是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微观原风景;既是一种博物学趣味,也是日本文化传统中“无为”思想的投射——一句话,托马森是“超艺术”。对东瀛艺术家来说,托马森是一种方法。因了那种方法,人观察城市的视线变得内敛而温柔,目之所及,无趣变有趣,芜杂的物象仿佛是刻意为之。于是,街角旮旯的僻静之所,开出了意义之花。
——刘柠,作家、日本文化研究者
从纯粹阶梯到无用门,从“阿部定电线杆”到那些用途不明、难以名状的奇怪事物,超艺术托马森教会我们用一种新鲜而别样的质疑视角,带着富于幽默感的“考古”精神来“考现”。就这样,我们在那些“堆积着厚厚的日常”、充满“理所当然”气氛的空间里重新观察并发现了日常生活里那些逸出日常的一切。
——btr,作家、城市观察者
艺术家赤濑川原平的视线里没有任何伤感与怀旧,他冷静平实,心怀批判精神,关注的是物体形状呈现出的怪异可笑感。他不为逐渐消失的老东京流泪,也没有对光怪陆离的新建筑表示愤怒,只是将视线集中到那些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被抛弃到一边、卑微得像个笑话的小东西上,投以会心的幽默感。
——四方田犬彦,日本作家、评论家
“现在这个时代,神都隐藏在路上”,走上街头对“现在”进行考察,是对生活本身的研究。
——藤森照信,日本建筑史学家、路上观察学发起人之一
《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下载
《逻辑思维类》2025推荐必读系列
《逻辑思维类》2025推荐必读系列包含:
71. 《逻辑思维简易入门》作者:加里西伊
72. 《思辩与立场》作者:理查德·舍伍德
73. 《金字塔原理》作者:芭芭拉·明托
74. 《深度思考》作者:莫琳·希凯
75. 《弹性》作者:列纳德·蒙洛迪诺
76. 《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77. 《走出思维的泥潭》作者:罗伯塔·乃斯
78. 《逻辑学导论》作者:欧文·M·柯匹
79. 《六顶思考帽》作者:爱德华·德博诺
80.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作者:茂木健郎

《逻辑思维类》
《逻辑思维类》下载
《我的蝴蝶标本书》郑霄阳
人民日报认证自然科普作者、《开讲啦》《动物来啦》《野境求真》等节目特邀嘉宾,500w+粉丝的心中的“小阳的昆虫世界”带你寻找大自然的神奇生命——蝴蝶。精装大开本,科普启蒙和标本制作二合一!随书赠送25个模型纸可涂色、装裱,好玩有趣!
蝴蝶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它们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阶段。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解了不少蝶、蛾的故事——9种身边常见蝴蝶,6种蝴蝶大明星,6种国内奇特蝴蝶和4种漂亮的飞蛾。内容包括它们的外形、寄主、历史故事,还有蝶、蛾极具特点的幼虫。它们用伪装、警戒或拟态的形式,聪慧地藏匿于大自然里,给自然万物装点出梦幻般的奇景。还有这25种奇特小精灵的等比线稿模切“纸标本”,将其取下,两面涂色后,粘贴在相框里,做一套属于自己的蝶、蛾标本角。

《我的蝴蝶标本书》
作者简介
郑霄阳
出生于福建福州,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现为自然科普讲师、自媒体博主、展览策展人、自然科普作者。
人民日报认证自然科普作者、 央视特邀嘉宾,参与《开讲啦》
《动物来啦》《中国文艺报道》《野境求真》等节目录制;自然研学机构“喵喵蝶园”合伙人; 全平台粉丝500w+。
《我的蝴蝶标本书》下载
《为什么伟大需要犯错》达里奥·利维奥
从达尔文到爱因斯坦,即便是最卓越的心智也会犯下严重的错误。然而,正因为这些错,才让后继者知道什么是“对”。
人类历史就是充满一连串的错误与试错的过程,不论在哪种领域都是如此。利维奥在本书中讨论了5个伟大科学家——达尔文、鲍林、开尔文、霍伊尔以及爱因斯坦——在其所建构的伟大理论中所犯下的错误及其细节,以及这些细节所引发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达尔文对于遗传学的理解完全错误:在他的时代,遗传学几乎是一门还不存在的学科,而对于这方面的无知也使得他最著名的自然选择理论几乎失去了解释力。
英国首屈一指的科学家开尔文勋爵算错了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实际年龄要比他所计算出来的“老”上50倍。因为他认为地球的核心是固态的,而且会以同样的速率传递热能。
鲍林(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出了DNA的模型,然而他对DNA股数的理解却是错的。
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伊尔痛斥大爆炸理论。他认为,宇宙会永久保持不变,新的物质会让宇宙不断地增生。
爱因斯坦的名字几乎就是天才的同义词,不过他在他的方程式中加上了“宇宙学常数”,以确保宇宙在自身的重量之下不至崩塌,之后他拿掉了这个部分,但这两种解释方式在实际上都是错误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著作,也是一场迷人的心智揭秘。通过书信与个人历史的梳理,利维奥勾勒出这些科学家的错误,解释他们究竟是如何犯下这些错误的。同时他试着分析这些失误的可能原因,并且尽可能地揭露这些失误与这些伟大心智的特征与限制之间的神秘关系。

《为什么伟大需要犯错》
作者简介
[美]达里奥·利维奥
国际知名天体物理学家,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卡内基基金会“世纪优秀教授”。在哈勃空间望远镜研究所担任天体物理学家超过20年。
科学和数学科普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皮亚诺奖和国际毕达哥拉斯数学畅销书奖得主。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对宇宙学、超新星爆炸、黑洞、太阳系外行星和宇宙生命的出现等主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众多数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文章在《自然》《经济学人》《科学》等权威期刊上得到极高评价。
《为什么伟大需要犯错》下载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直击饮食领域前沿话题,澄清社交媒体上的健康“流言”。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间歇性断食、抗炎、抗糖……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健康“新概念”,哪些是科学事实,哪些是断章取义,哪些毫无根据,本书为你一一解答。
英国NHS注册医生、拥有百万关注者的营养学博主权威解答。引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提供可信任的健康建议,有理有据,帮助广大读者做出科学的饮食决策。
清晰易读的一站式健康指南书。针对读者关注点,讲明原理,得出结论,提供方法,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饮食健康手册。
碳水化合物会让人发胖吗?
生酮饮食合理吗?
糖会引起炎症吗?
我们不断被各种时髦的健康饮食概念轰炸。从间歇性断食、生酮饮食,到素食主义、抗炎饮食,各种来源可疑的信息随处可见。但是,我们应该到哪里寻求值得信赖的建议呢?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注册医生、拥有超百万订阅者的营养学专家莫卧儿医生,致力于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呈现给读者,揭露互联网上的各种饮食谬误,给出你信得过、读得懂的健康饮食建议,避免迷失在信息海洋中。

《饮食的谬误》
作者简介
伊德里斯·莫卧儿(Idrees Mughal)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注册医生,拥有营养学硕士学位,并获得生活方式医学认证。
莫卧儿医生重视疾病预防大于疾病治疗,于2021年年初入驻TikTok,向大众普及营养、健身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抵制网上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议。仅一年关注者就超过百万。
《饮食的谬误》下载
《壁虎、泳衣和飞行器》神奇的材料与黏性的秘密
壁虎如何攀爬?触觉的原理是什么?
高尔夫球、飞行器和船只的运动方式为何如此不同?
从冰川运动到硬盘驱动器的呼呼声,揭秘藏在万物表面的奇妙力量。
本书深入探讨了表面科学与摩擦力的关系,分析了摩擦力如何深刻影响人造世界与自然世界中的表面现象,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利用表面科学的原理来精确操控黏性,这一能力甚至延伸至单个原子层面。在日常生活中,从每一步行走时空气分子微妙的影响,到办公时便利贴与胶水的使用、不粘锅的烹饪体验、指纹的独特性、壁虎“飞檐走壁”的奇迹,乃至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奥秘,这一切均源自表面间那些看似微小却威力巨大的力量。
物理学家温科莱斯将在此书中引领我们解开这些科学谜团,揭示出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对表面科学的深刻理解和应用。此外,本书还精彩介绍了众多源于表面相互作用研究的实验成果与创新技术,这些成就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受鲨鱼皮启发的速比涛泳衣,在游泳竞技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而基于壁虎超粘足原理研发的航天器抓持器,则为太空探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壁虎、泳衣和飞行器》
作者简介
劳丽·温科莱斯(Laurie Winkless)
爱尔兰物理学家和作家,拥有都柏林三一学院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双学位,以及伦敦大学空间科学硕士学位。后来她加入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成为一名研究科学家,专门研究功能材料。
劳丽现居新西兰,15年来一直致力于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与科研机构、工程公司、大学和NASA等展开了多项合作,并为《福布斯》《连线》《经济学人》等刊物撰写文章,内容从无人驾驶汽车到石墨烯膜,无所不包。
《壁虎、泳衣和飞行器》下载
《失衡的免疫》蒙蒂·莱曼
炎症会导致抑郁症吗?
为什么当我们感冒时,会想要缩回到床上?
正确刷牙可以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吗?
弥补认知–解释机制–给出方法
在过去,人们一直误解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是独立的实体。事实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与大脑不断沟通,并能直接改变我们的身心健康。
这本书探讨了大脑、免疫系统和微生物组之间的迷人联系,并就如何保持健康提供了实用建议。

《失衡的免疫》
作者简介
蒙蒂·莱曼(Monty Lyman),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入围作者、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医学写作方面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是英国医学界的权威人士。他的第一本著作《皮肤的非凡生命》入围了2019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是英国第四广播电台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第二本著作《疼痛的真相》获得了2020年皇家医学会疼痛医学奖。
《失衡的免疫》下载
《宋代农业地理》韩茂莉
本书是对两宋三百余年农业发展及其地理分布的整体讨论,为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的历史地理学代表作。书中不仅宏观地指出农业生产对于宋代国运与民生的重要意义,而且立足于宋代自然环境、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区域差异,从人口、土地、农作物、水利、农业技术等方面,对宋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南地区、荆湖地区、川峡地区、岭南地区五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特征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的关系。
本书建构了“农业地理”的研究范式,资料扎实、立论严谨,展现了宋代各地农业综合体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对宋代农业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特征作了精准概括。本书有助于读者通过“农业视角”去观察两宋时期的政治变迁与经济发展,有着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宋代农业地理》
作者简介
韩茂莉,女,1955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历史农业地理与环境变迁。主持并完成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后出版《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上中下)、《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十里八村——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地理》《大地中国》等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考古》《近代史研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15年,《中国历史农业地理》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获国家级精品课。2018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师德模范。2019年《中国历史地理》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中国历史地理》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国家一流课程。
《宋代农业地理》下载
《音乐与人类》迈克尔·斯皮策
1.65亿年前,节奏诞生了。
6600万年前,第一段旋律出现。
4万年前,智人创造了第一件乐器。
……
今天的世界,音乐无处不在。回望历史,无论是创作、演奏,还是听,音乐的每次流转都塑造了我们物种的面貌,定义了我们的身份。然而,在人类起源的宏大叙事中音乐却常被忽视。
《音乐与人类》带领我们穿越千年——从巴赫到“防弹少年团”(BTS),再回到古老的原始节奏 深入探寻音乐与人类的紧密羁绊。世界级音乐学家迈克尔·斯皮策融汇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视角,在最宽阔的画布上为我们勾勒出一部真正的“全球音乐史”,包括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世界历史中的音乐,以及地球生命演进过程中的音乐。

《音乐与人类》
作者简介
迈克尔·斯皮策(Michael Spitzer),著名音乐学家,利物浦大学音乐教授。其研究主题涵盖从贝多芬到当代流行音乐,主要关注音乐与心理学、哲学、人类学及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关系。
已出版作品有:《隐喻与音乐思想》(Metaphor and Musical Thought)、《作为哲学的音乐:阿多诺与贝多芬晚期风格》(Music as Philosophy: Adorno and Beethoven’s Late Style)、《西方音乐中的情感史:从圣咏到流行的一千年》(A History of Emotionin Western Music: A Thousand Years From Chant to Po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