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文社科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牛窪惠

当代日本年轻人惊人的心声表露背后,是恋爱、性和婚姻三位一体格局正在崩坏的现状!恋爱不再是青春的必选项,恋爱至上主义的终结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吗?

“好想结婚啊,但谈恋爱好麻烦!”

“我不需要丈夫,只想要孩子。”

“就算是恋人也要AA制” “和爸妈待在一起比较开心”“离婚便是恋爱的不良债权”……

当代日本年轻人惊人的心声表露背后,是恋爱、性和婚姻三位一体格局正在崩坏的现状!恋爱不再是青春的必选项,恋爱至上主义的终结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吗?

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当今没有伴侣的20多岁的年轻人在女性中占七成,男性中占八成,许多单身年轻人甚至斩钉截铁地说“我不需要恋人!”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发生了什么?年轻男女为何在爱河前踟蹰不前?潮流评论家牛窪惠通过对600位年轻人的样本调查和访谈,深入探讨了未婚率激增的根源。同时还从历史维度审视了平安时代至今婚姻观念的变迁,以及现代性别平等观念与旧有价值观的碰撞,穿越泡沫经济的繁华与萧条的对比,展现出当代青年恋爱观的变迁图谱,直指经济、社会结构变革下年轻群体的心理涟漪。在“麻烦”与“负担”的标签下,恋爱黯然失色,却难掩年轻人对婚姻的渴望。这种矛盾加剧了社会的不婚化和少子化趋势,但与此同时,“周末婚”“圈外婚”“现代走婚 ”“本地婚”“里山婚”乃至其他更多样化的各种“合作式婚姻”形式也初露端倪,这些变化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与可能性,也展现了一种更加开放、包容且务实的婚恋态度。本书在引导我们正视并思考当代年轻人的婚恋问题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婚恋图景。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牛窪惠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

作者简介

牛窪惠(うしくぼ めぐみ)

1968 年出生于东京。世代、潮流评论家, Infinity 营销公司董事长。立教大学研究生院(MBA)客座教授、文京学院大学大学院客座教授、同志社大学创造经济研究中心“大数据分析研究会”成员、日本管理协会及日本营销协会成员。

曾任大藏省财政制度审议会专家委员、内阁府“经济财政政策审议会”政策评论员等。2023年起任和歌山未来创造平台咨询委员会成员,与地方政府展开相关合作。在民间活动方面,2024年起担任《日本经济新闻》、《日经MJ》、日本杂志广告等广告奖评选委员,以及日经优秀产品、服务奖等的主要评选委员。曾在诸多电视节目中作为评论员和趋势分析人士出镜,广有知名度。

出版作品包括《男人不知道的 “单身”市场》和《问问“单身王子”》(以上两本为日经出版社),以及《草食系男子、“娘男”改变日本》(讲谈社)、《“男损”的时代》(潮出版社)、《年轻人的新常态:度过新冠的Z世代》(日经 BP)、《恋爱结婚的终结》(光文社)等热门书籍。发明的新词“一人(市场)”(2005 年)和“草食系(男子)”(2009 年)曾入围日本新词新语奖决赛。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下载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牛窪惠.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超强大脑》详解6大脑区

《超强大脑》指出,杰出的心智始于平衡的大脑,而人生的失败常常是大脑出问题的结果。大脑功能,人各有异,但优化大脑会明显地提高一个人的各种能力。我们可以运用所有生活中可得的方法使大脑平衡,包括天然补充剂、合理的配餐、锻炼、思维策略等,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采用药物治疗。

全面分析了大脑6大功能区对成功事业、和谐人际、美梦家庭的影响。科学解读14个摧毁人生的用脑恶习。助你释放自己的能力,使你不只脑好,更发展出获得成就、人脉、快乐的自我潜能。

“亚蒙博士脑健康5部曲”倡导,在现代社会的快餐饮食文化与高强度工作生活压力之下,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健康保卫战。想要身心健康,必须先大脑健康。在《超强大脑》中,亚蒙博士告诉我们,思维、感觉、人际交往、实现目标与梦想,这一切都源自大脑。无论老少,大脑对于日常生活运作密不可分,修身、调息、养肝、补气不如先养脑。

《超强大脑》详解6大脑区

《超强大脑》

作者简介

丹尼尔•亚蒙

世界知名脑成像专家,被誉为“美国大脑健康之父”。通过了精神病学双职业认证,被美国精神病学会授予杰出会员称号。

创建了世界闻名的亚蒙诊所,拥有全球zui大的与行为相关的功能性脑扫描数据库,总共收集了来自111个国家的125 000多份大脑扫描数据。

设计、制作、主持过11个很受美国大众欢迎的大脑节目,10次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华盛顿邮报》称他为“全美极受欢迎的精神科医生”。

《超强大脑》下载

《超强大脑》详解6大脑区.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药物的毒营养来解》摆脱药物副作用的科学营养方案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会盗取身体必需的营养素,导致身体产生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健康。作者将这些会盗取身体必需营养素的药物以及生活方式等称为“药物盗匪”。

被“药物盗匪”盗取的营养素其实很容易通过饮食和营养来补充,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应该补充什么,以及怎样补充,这本书可以告诉你。

涵盖了止痛、抗菌、抗过敏、降压、胆固醇等28大类药物。

分类讲解了各种药物会与哪些食物相生相克,比如你知道我们常吃的葡萄柚不能与许多药物同时摄入吗?你知道燕麦会削弱对乙酰氨基酚的疗效吗?

全面列出了各类药物会消耗身体的哪种身体必需营养素及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系统讲解了20类人体必需营养素,告诉读者如何选择适当的食物和补剂,以构建身体的营养安全系统。

在哪些情况下,补充营养素的效果会胜过服用药物。

以及如何挑选优质的保健品。

这本切入视角独特的营养书可以作为一本家庭用药参考书,也可能会成为一本“救命之书”,让我们可以在遵循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甚至包括可能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致命问题。

《药物的毒营养来解》摆脱药物副作用的科学营养方案

《药物的毒营养来解》

作者简介

苏西·科恩(Suzy Cohen),注册药剂师,从业超过30年,被誉为“美国最受信赖的药剂师”之一。她在许多电视节目,比如“观点”(the View)和“奥兹医生秀”(the Dr.Oz Show)中作为嘉宾出现。她是美国功能医学研究所、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美国药剂师协会和国际莱姆病协会等的成员。

苏西在40多岁时被诊断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她运用维生素和草药的力量治愈了自己。她一直致力于传播这样的健康信息——“服用天然营养补充剂可能和服用药物一样有效,且没有副作用”。

她关于糖尿病的开创性著作《无须进行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曾被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选中,成为抗衰老与再生医学领域医生申请执照必读书目。

《药物的毒营养来解》下载

《药物的毒营养来解》摆脱药物副作用的科学营养方案.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

格物致知,万万没想到的趣味历史。 你知道吗—— 扇子最早是用来象征权威的,风筝是魏晋发明的最早飞行器,北京中轴线是歪的,孙悟空可能是从印度“进口”的,旗袍讲究“九翘三弯”,汉代就有年终奖,唐朝人离婚很文艺,饺子和医圣张仲景竟然渊源颇深,“样式雷”的烫样可以秒杀现代的建筑模型……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下载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万物有意思》中国篇[全两册]

格物致知,万万没想到的趣味历史。 你知道吗—— 扇子最早是用来象征权威的,风筝是魏晋发明的最早飞行器,北京中轴线是歪的,孙悟空可能是从印度“进口”的,旗袍讲究“九翘三弯”,汉代就有年终奖,唐朝人离婚很文艺,饺子和医圣张仲景竟然渊源颇深,“样式雷”的烫样可以秒杀现代的建筑模型……

《万物有意思》中国篇[全两册]

《万物有意思》

《万物有意思》下载

《万物有意思》中国篇.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清醒思考的艺术》罗尔夫・多贝里

本书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讲到自己曾与一名美国友人分享发现——小概率事件往往具有颠覆全局的破坏力。这个美国人后来据此写了一本书成为大畅销书,此书就是《黑天鹅》,那个美国人叫纳西姆・塔勒布。于是,多贝里决定自己写一本书,这就是在德国率先超越《乔布斯传》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的本书。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用这句话来描述人类为思维错误所累的情形,也十分恰当精到。思维错误、认知陷阱就像是伴生于人类,细追究起来无处不在,不经意之时又无迹可寻。难道人们注定就要戴着无形的“有色眼镜”看世界吗?不,人们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拒绝思考被污染。

作者博览群书,以显微镜般的观察发现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并一一列出。当明白了错误的思维是如何发生后,人们就有可能远离思维陷阱。如果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那么,熟知了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人们就会犯错更少,从而离成功更近。

《清醒思考的艺术》罗尔夫・多贝里

《清醒思考的艺术》

作者既有锐利的观察,又有出色的讲故事能力。他引用生活趣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爱情关系、人际关系、投资之道、心理实验等论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雄辩地指出思维之错的错在哪里,并且还给出了纠正的办法。人性的弱点在《书》中完全呈现,是在自己的反思中进步,还是抓住别人的弱点进攻,全在于读者自己的理解和决定。

《清醒思考的艺术》下载

《清醒思考的艺术》罗尔夫・多贝里.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恶行》费迪南德·冯·席拉赫

刑事律师讲述真实案件故事!

从业30余年,以自己出庭辩护的700多起真实案件为基底写就。

获德国克莱斯特文学奖、《慕尼黑晚报》年度文学之星。

《明镜周刊》畅·销书榜累计上榜119周。

译为40+种语言,销量累计超过1000万册!

38个真实案件 × 0距离目睹人的失败、罪责与伟大

受人景仰的医生,一生对妻子唯唯诺诺,却突然将她乱斧砍死。

勤勤恳恳的博物馆看守,二十三年守护一尊雕像,退休前几分钟把它砸得稀烂。

矮小的男人,总被人讥讪“矮子”“侏儒”“地精”,入狱后却获得了人生初次敬重。

在这里接受审判的人都曾努力活着:兢兢业业的医生、操持家庭的主妇、说话结巴的公司职员、从战争中幸存的法官。

某一天,他们失控、偷窃、杀人、自杀,成了自己罪行的囚徒,责罚永无止境。

我写的是人,有关人的失败、罪责与伟大。我们的人生就像在一层薄冰上跳舞,冰下极冷,一旦掉落就会立即丧命。冰层承受不住一些人,他们掉了下去。而我最关心的就是这一时刻。

——《恶行》作者自述

绝版10年,经典三部曲首度集结!

《罪行》《罪责》绝版10年,各大平台一书难求。

《罪罚》简体中文版初次引进,与《罪行》《罪责》首度集结为《恶行》。

全文无删减。

詹青云:离奇而荒诞的故事,却是复杂而真实的人。这些曾勤恳生活,却终于失控、堕落而身负罪责的人,撞击着我们惊醒地望向法律边缘、人心深处,那若隐若现的深渊。

何帆:故事情节的离奇,人性的复杂,曲折的走向,意外的结果,都不用刻意编排,作者只需用生动笔触娓娓道来,就能实现吸引读者、打动人心的目的。

李诞:文笔特别好,平实,但特别好看!

《纽约时报》:以一种冷静克制又滴水不漏的叙述,令人心痒难耐,又心惊难安。

观察家报》:席拉赫的文字像冰一样冷,又有一种举重若轻的高级。

《恶行》费迪南德·冯·席拉赫

《恶行》

作者简介

费迪南德·冯·席拉赫,德国律师、小说家。

1964年生于慕尼黑。1994年起担任刑事律师,委托人既有当时的工业巨头、知名人士,也有各色社会平民。

2009年,根据真实经历写下的处女作《罪行》出版,引起巨大反响,登上《镜报》《明镜周刊》图书榜头名,获德国文坛重要奖项克莱斯特文学奖,及《慕尼黑晚报》“年度文学之星”。

2010年出版《罪责》,2018年出版《罪罚》,三部曲共在《明镜周刊》图书榜上榜119周。

此外著有《科里尼案件》等作品,累计销量已超过1000万册,被译为40余种语言。

《恶行》下载

《恶行》费迪南德·冯·席拉赫.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韩起澜

近代以来上海苏北人群体的全景呈现/

探究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的经典之作/

什么是“苏北”,“苏北人”又是谁?

他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知名海外中国研究学者韩起澜教授的代表作品,探究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的经典之作,近代以来上海苏北人群体的全景呈现。韩起澜以开阔的理论视野和 丰富的历史细节,记录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历经磨难的群体,“完整诠释了何谓‘苏北’和‘苏北人’”。

“苏北”的范围有多大?究竟是谁界定了“苏北人”?他们为何前往上海,又何以遭受长久的偏见?面对偏见,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学者韩起澜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兼具宏观的族群理论和微观的社会考察,分析苏北人作为族群的历史及其自身的族群认同,解答“苏北人”称谓背后的诸多谜团。

真实记录苏北人的生活百态。无论是故纸堆里的历史文献,还是生动的口述访谈,如拼图般补全苏北人在上海的生活图景。一本描述扬州风景的书,为何引来扬州人的抗议?家园不保,棚户居民将如何面对?面对“通敌”指控,苏北人会怎样反击?为何一说自己是苏北人,找对象就成了难题?从方言、饮食、穿着、居所,到地方戏、同乡会、职业、婚姻……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历史细节,记录耐人寻味的来沪苏北人往事。

知名学者李天纲、苏智良,知名文史作家张明扬、资深书评人维舟诚挚推荐!“韩起澜深入挖掘上海苏北人群体,探讨其作为一个族群的建构过程、面对歧视的抗争经历,以及在上海城市化、工业化和迁徙浪潮中的历史阵痛。”

近代以来,苏北人成为上海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在这座城市中努力生存,却备受争议。一个人的原籍为何会引来众多讨论,“苏北人”的称谓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基于丰富的史料,美国历史学者韩起澜以上海苏北人为研究对象,从其生活、工作、习惯,以及他者对苏北人的印象与记忆切入,试图揭示其身份、偏见和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阐述作为族群的苏北人是如何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被反复建构和延续的。苏北既是现实存在的社会类别,又是社会建构的类别,从原籍的角度寻迹其历史,才能理解族群本身。尽管苏北人所受的偏见已逐渐消失在时代浪潮中,但其产生的根源,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韩起澜

《苏北人在上海》

作者简介

韩起澜(1953—2023)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性别、比较劳工史、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主义和口述历史。曾获1986—1987年度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奖,代表作有《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等。

卢明华(1938—2024)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译有《美国史:1933—1973》《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等。

《苏北人在上海》下载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韩起澜.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伽利略之眼》让‐皮埃尔•卢米涅

1609年8月21日,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伽利略拾阶而上。在他的身后是该市市长、教皇和美第奇家族的王子们。他第一次正式展示了天文望远镜,引起整个欧洲的兴趣。不久,他求助于米兰最好的玻璃工匠,打磨镜头,完善他的发明。借助望远镜,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月球的表面以及宇宙的深度,这些都使得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学说声名扫地,哥白尼的日心说家喻户晓。

与此同时,布拉格,鲁道夫二世的帝国数学家约翰·开普勒,在天文望远镜被发明之前,他已经发现了星球运动的数学规律和光学的基本原理。只有他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功能,只有他能够证明其意大利同行的观测结果的真实性。

伽利略之眼就是他——约翰·开普勒。

《伽利略之眼》让‐皮埃尔•卢米涅

《伽利略之眼》

作者简介

让‐皮埃尔•卢米涅(Jean-Pierre Luminet),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史及黑洞问题的专家,“乔治•勒梅特天文学奖”获得者,现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下属默顿天文台任研究部主任,从事相对论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提出了“褶皱宇宙”的理论。其著名天文学科普著作《黑洞与暗能量——宇宙的命运交响》荣获欧洲科学交流大奖。还著有《黑洞》《从无穷开始——科学的困惑与疆界》等书。

《伽利略之眼》下载

《伽利略之眼》让‐皮埃尔•卢米涅.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

没有哪位飞行员能像约翰·博伊德那样同时在空战战术、航空工程和军事思想方面取得那样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生前却又像他那样默默无闻。他有“40秒博伊德”之称,这意味着不论他在空战中处于怎样不利的态势,都可以在40秒内反败为胜;他提出的能量–机动理论,是设计战斗机和制定空战战术的重要理论依据;他参与设计的F-15、F-16战斗机,成为20世纪最受欢迎、服役时间最长的两款战斗机;他提出的“OODA循环”理论揭示了军事冲突和商业竞争的制胜之道;他倡导的机动作战理论对美军作战思想转变和防务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记作者罗伯特·科拉姆采访了包括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在内的美国军政要人,以及博伊德的家人、同事和生前好友,从美国空军历史办公室获取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复原了博伊德的生活和奋斗历程,让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这位当代最重要的军事思想家。

这部传记不仅记录了博伊德的生平,也是对美国军队官僚主义最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博伊德生活在一个黑白、对错、善恶分明的世界里,在22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始终在与军队的官僚体制和主流价值观抗争。他那哈姆雷特式的设问——“做官还是做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军人职业生涯的困境,拷问着每一名军人的良心与操守。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军队这样一个以服从为天职和行为准则的社会组织中,应当如何保护那些特立独行的人。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

《博伊德传》

作者简介

罗伯特·科拉姆(Robert Coram)

美国著名记者、作者,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他的作品产量不高,却很有影响,其作品还发表在《纽约客》《纽约时报》《亚特兰大日报》《亚特兰大宪法报》等报纸杂志。真正让其名声大噪的作品就是《博伊德传》,这本书他耗时三年撰写而成。

《博伊德传》下载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