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文社科

《记忆训练》刻意练习让你过目不忘

继《记忆宫殿:一本书快速提升记忆力》之后,宁梓亦又献出了在记忆培训行业磨炼多年后得到的心得。宁梓亦是记忆术教学方面的专家,十年来帮助无数的学生提升了学习分数,真正学会了学习、爱上了学习。在《记忆训练:刻意练习让你过目不忘》这本书中,他分析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费曼学习法、记忆宫殿的实际运用方法,从记忆和学习的原理出发,揭开学习能力差异的两个奥秘,展示高效记忆的四个原则,讲述高效复习的方法。这本书扎根实际,又立意深远,不仅要教会你记忆法,更要帮助你抛弃错误、过时的学习习惯。

《记忆训练》刻意练习让你过目不忘

《记忆训练》刻意练习让你过目不忘

作者简介

宁梓亦 他不仅是记忆高手,还是有十余年经验的资深记忆培训导师 他能辅导中学生两天记完高考大纲英语单词,也能指导成人三天牢记教师资格证考试要点 他解决了记忆案例陈旧不实用的缺陷,擅长以随机记忆材料即兴发挥的模式进行记忆教学,具有丰富的应用记忆实操经验

《记忆训练》下载

《记忆训练》刻意练习让你过目不忘.zip

《记忆训练》刻意练习让你过目不忘.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重复做对的事》蒂芙妮·艾莉希

不确定时代风险频发,人们的财富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关注的不再只是增长,而是如何更安全稳定地增长。投资、保险等传统的理财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美国“预算天后”蒂芙尼·艾莉希提出,只有建立完整财务系统,才能使财富增长不受生活状态影响,收获真正的富足与自由。 蒂芙尼从编制预算、积极储蓄、摆脱债务、提高信用、赚钱增收、投资、合理投保、增加资产净值、打造财务顾问团队、遗产计划10个方面,从计划到行动,再到回顾,手把手教我们打造完整财务系统。最终的富足,就是我们不断重复做对的事,让财务系统的10个方面协同发展,保持完整,永续循环。

《重复做对的事》蒂芙妮·艾莉希

《重复做对的事》

作者简介

蒂芙妮·艾莉希 美国理财教育专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福布斯》杂志专栏作者。通过多年理财教育经验及实用价值超高的方法步骤,帮助100多万人偿还了数亿美元的债务并学会了理财,过上了更富足的生活。 经常参与录制美国日间脱口秀节目《真相》(The Real),联合主持美国知名财经类广播节目《棕色野心》(Brown Ambition)。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Fast Company》《今日美国》《福布斯》等多家媒体报道。

《重复做对的事》下载

《重复做对的事》蒂芙妮·艾莉希.zip

《重复做对的事》蒂芙妮·艾莉希.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齐格蒙特·鲍曼

消费主义是一种过剩、浪费和充满欺骗的经济学。 它寄希望于消费者的非理性,以求唤起消费主义情绪。

消费主义操控我们的欲望

鲍曼:在消费社会,每一次消费之后产生的不是满足,而是更多的消费欲望。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消费品要在满足欲望之前遭到诋毁和贬值。

消费主义操控我们的时间观念

鲍曼:消费主义鼓动我们快速消费当下的目标,让我们觉得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开始,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所有的迟疑和犹豫只会让人痛苦。

消费主义操控我们的生活意义

鲍曼:消费主义将快乐定为评判一切的唯一标准,将不快乐视为一种应受惩罚的罪行。它向人们承诺:消费能给人快乐,并且是即时的、永续的快乐。

消费主义就是创造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然后让你渴望得到它。

全世界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鲍曼关于消费主义最全面、最透彻的作品之一,堪称《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全面升级版!

为什么总是忍不住买买买?如何识别消费主义经典洗脑话术?为什么越消费只会越空虚和孤独?

消费者社会最突出的特点——无论多么小心地隐藏,多么彻底地掩盖——就是消费者转化为商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消费者溶入商品的海洋。

消费社会只要设法使其成员的不满足持久存在,它就会蓬勃发展。

翻开本书,立即获得抵制消费主义的免疫力!

《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齐格蒙特·鲍曼

《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社会学家”“后现代性预言家”。

出生于波兰,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

鲍曼用文字译写世界,一生撰有50多部著作。广为人知的中译著作包括《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社会学之思》《现代性与大屠杀》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在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方面完成译著30部,1500余万字。代表译作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置身时代的社会理论》《教育思想的演进》《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等。

《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下载

《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齐格蒙特·鲍曼.zip

《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齐格蒙特·鲍曼.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移民路上的生与死》美墨边境人类学实录

美墨边境移民政策 = 以沙漠为帮凶的杀人计划?

以血肉之躯 冲撞 结构性暴力&畸形全球化

美墨边境的天然杀戮场,移民的生死民族志!麦克阿瑟奖得主、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杰森·德莱昂,重走迁移线路,追踪采访越境者,揭露美国政府以险恶沙漠为掩护的杀人计划。

民族志+考古学+ 法医学,生命权力(福柯)+例外状态(阿甘本)+死亡政治(姆本贝),借多重人类学手段还原沙漠暴力,用经典理论检视移民无足轻重的政治存在,直击主权者漠然、虚伪及残酷的本质。“入境者死亡人数是策略的效力指标……暴力升高,效果才出得来。”

越境者第一人称叙述+60余张纪实摄影照片,让亲历者发声,借影像作证,在沿途痕迹消解、苦难被遗忘、罪证被抹除前,保留对非人道移民政策、畸形全球化进程血淋淋的控诉。

人类学学者范可X国际关系学者吕晓宇X社会学学者游天龙等专家诚挚推荐:一本令人动容的啼血之作,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整体性溃败的缩影,一部当代奥德赛式的磅礴史诗!

美墨绵延的边境线西部,是有着“不毛之地”之称的索诺拉沙漠,这里长期充当拉美无证移民的“走线”通道。高耸的隔离墙在此终结,闯过沙漠里一道道死亡关口,移民就能如愿成为美国非法劳动大军的一员。只不过,无数人命丧途中。人类学家杰森·德莱昂亲历沙漠移民路线、采访越境者,收集衣物和骸骨等物质遗留,沿途救助伤者,亲眼见证死亡。在他看来,沙漠是美国政府精心打造的异质集合体:诱导移民铤而走险,把脏活外包,借自然环境“洗白”自身。这片死寂大地充满着生命消逝的苦痛,而背后是两个世界巨大的经济鸿沟与难除的政治顽疾。

杰森·德莱昂(Jason De León, 1977—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教授、奇卡诺和中美洲研究中心教授、科特森考古研究所主任。研究领域包括拉丁美洲移民、暴力理论、当代考古学等,是“无证迁移项目”的负责人。2017年凭借其在移民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奖。

赖盈满,译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科学哲学硕士,译有《山中最后一季》《天才的责任:维根斯坦传》《成功的反思》和《博学者与他们的时代》等作品。

《移民路上的生与死》美墨边境人类学实录

《移民路上的生与死》

作者简介

杰森·德莱昂(Jason De León, 1977—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教授、奇卡诺和中美洲研究中心教授、科特森考古研究所主任。研究领域包括拉丁美洲移民、暴力理论、当代考古学等,是“无证迁移项目”的负责人。2017年凭借其在移民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奖。

赖盈满,译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科学哲学硕士,译有《山中最后一季》《天才的责任:维根斯坦传》《成功的反思》和《博学者与他们的时代》等作品。

《移民路上的生与死》下载

《移民路上的生与死》美墨边境人类学实录.zip

《移民路上的生与死》美墨边境人类学实录.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文化的阐释》克利福德·格尔茨

文化人类学的里程碑式经典

广泛影响社会学、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相关领域

彻底改变人们理解人类行为及文化实践的分析方法

特别收录 《屠猫狂欢》作者罗伯特·达恩顿序言 作者新版序言

在《文化的阐释》中,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浓描”的概念,并由此重写了整个学科的规则。格尔茨认为,文化并不驱动人类行为,相反,文化是一个符号的网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意义何在。“浓描”不仅阐释行为本身,而且说明产生某种行为的环境,因此,进行“浓描”是人类学家最基本的任务。这部开创性的著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他人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的看法,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想要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读者的必读之书。

《文化的阐释》克利福德·格尔茨

《文化的阐释》

作者简介

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主要倡导者。1956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他曾于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地展开广泛而有深度的田野调查,由此而产生的文本成为民族志写作的典范。主要著作有《农业的内卷化》(1964)、《文化的阐释》(1973)、《尼加拉》(1980)、《地方知识》(1983)、《追寻事实》(1995)、《烛幽之光》(2000)、《斯人斯世》(2010)等。

《文化的阐释》下载

《文化的阐释》克利福德·格尔茨.zip

《文化的阐释》克利福德·格尔茨.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内山节

从何时起,我们再也听不到“自然”的声音了?

是“狐狸”变了,还是“人”变了?

重新发现“看不见的历史”,是否可能?

失去“被狐狸骗”的能力,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我们生活的历史世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

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何在与自然的交流中度日?当身处现代的我们使用“被狐狸骗”一词来形容人的精神世界时,只会让人觉得怪异。但过去的人生活在与现代完全迥异的精神世界里。对他们而言,那是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的历史。在不断拷问“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往日的自然与人类的历史、村落的历史、人与自然的交流史,并深入民众的精神史。由此,必须从一般的历史学出发,重新捕捉那些“看不见的历史”。

1965年左右发生的自然与人类的革命究竟是什么?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会告诉我们某段历史的真相。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内山节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

作者简介

内山节

哲学研究者。1950 年生于东京。 都立新宿高中毕业。日常在东京和群马县上野村之间往返居住, 曾执教于立教大学与东京大学。主要著作有《通往森林之道》、《货币的思想史》、《“里”的思想》、《修验道,一种生活方式》(合著)(以上为新潮社)、《战争这一工作》(信浓每日 新闻社)、《哲学的冒险》(平凡社)、《生命的场所》(岩波书店)和《内山节著作集》(全15卷,农文协)等。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下载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内山节.zip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内山节.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不确定的爱》当代中国育儿的希望与困惑

中国式母亲的情感宣言

一本关于道德选择、情感与挣扎的育儿沉思录

家庭里,需要社会化的不再是不成熟的孩子,而是有问题的父母。

在生活的无数变数中,我们如何分辨可控与不可控的边界。

在可控与不可控中,寻找爱与回报的确定性。

《不确定的爱》是一本教育民族志方面的著作,关宜馨在书中探讨了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父母在育儿上的希望与困惑。将长期的民族志研究和对流行的育儿指南、电视剧以及官方文件的分析相结合,关宜馨见证了普通中国父母的困境,他们在有限资源的现实中努力调和“好父母”的新定义。

关宜馨与昆明的十多户中产家庭结成了超越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关系的长期友谊,在与这些父母、学校的老师等相关人员的交谈和来往中,关宜馨以人类学学者特有的对叙述和细节的敏锐,将田野调查、民族志研究与学术规范相结合,对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父母雄心勃勃的育儿方式以及他们身处其中的希望与焦虑提供了一种理论性的解释,揭示了在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下城市中产阶级父母所处的道德困境,以及在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家庭这一最基础单位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经历。

将这些父母的经历置于国家努力提高“人口质量”的历史背景下,《不确定的爱》揭示了经济变革如何在人类最私密的经历中表现出来。本书提供了一种对道德能动性的本质的思考,探讨人们如何在生活无数的意外事件中,辨识什么是可以控制的,什么是不可以控制的。

《不确定的爱》当代中国育儿的希望与困惑

《不确定的爱》

作者简介

关宜馨(Teresa Kuan)本科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人类学,博士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目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人类学、医疗人类学、儿童研究、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心理观念等。

《不确定的爱》下载

《不确定的爱》当代中国育儿的希望与困惑.zip

《不确定的爱》当代中国育儿的希望与困惑.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AI时代,成为强者》李尚龙

百万畅销书作家李尚龙重磅新作

给所有人的AI时代生存指南

别只学AI工具了!

真正的强者都在进化认知!

AI狂潮席卷全球,普通人如何成为“强者”?

在李尚龙看来,“AI是工具,你才是主语”。他拆解AI时代的生存法则:

机会——在技术变革中抢占新赛道,把趋势变成你的跳板

财富——掌握“人机协同”的思维,打造指数级增长的收入模式

社交——用AI放大个人影响力,建立高价值人脉网络

生活——在智能时代发挥人性优势,减少内耗

与其焦虑被取代,不如成为驾驭技术的人。技术永远在变,但强者的底层思考能力永不贬值。

这不是一本讲AI的书,而是一本讲“如何让你变得更强”的书。

翻开本书,就是按下人生的“加速键”。

《AI时代,成为强者》李尚龙

《AI时代,成为强者》

作者简介

李尚龙 百万畅销书作家,著有多部畅销作品,代表作《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畅销三百万册,被翻译成十一种语言

全网千万粉丝AI博主

国家开放大学人工智能客座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学者

连续创业者,硅谷投资人,LittleVault.AI创始人、AIvolution Venture创始合伙人、考虫网联合创始人、刺之花文化CEO

《AI时代,成为强者》下载

《AI时代,成为强者》李尚龙.zip

《AI时代,成为强者》李尚龙.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我们活着的理由》弗兰克尔论生命的意义

本书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是理解他的心理学的起点。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使他认识到,对生活意义的需求是个人生活的主要方面,因此他提出了意义疗法的理论。他的革命性理论在《我们活着的理由》一书中得到了概述。他认为,当今社会面临一种“存在的真空”状态,人们普遍患有一种“心灵性神经症”。针对这种状况,他提出了意义治疗和存在主义分析。在本书中,他将哲学与治疗交织在一起,讨论了生命、死亡、工作、痛苦和爱情的意义,分析了焦虑症、强迫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背后的深层心理。

《我们活着的理由》弗兰克尔论生命的意义

《我们活着的理由》

作者简介

[奥]维克多·弗兰克尔

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以创立“意义疗法”闻名于世,对心理学界影响深远,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纳粹时期,他们全家陆续进了集中营,其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于毒气室内,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在痛苦中,他开始追寻生命的意义。他曾对友人说:“发生那么多事、那么多磨难,一定有其意义。”于是在这种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他将目光转向意义,写下了名著《我们活着的理由》和《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们活着的理由》下载

《我们活着的理由》弗兰克尔论生命的意义.zip

《我们活着的理由》弗兰克尔论生命的意义.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乡下人的悲歌》[2025修订版]

在《乡下人的悲歌》中,J.D. 万斯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希望逃离那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最后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这是传统意义上成功实现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

但是随着家族故事慢慢发展,我们发现万斯的外祖父母、阿姨、叔叔、姐姐,以及最重要的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的要求,却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然而综合来看,像作者一样成功脱离贫困的案例,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条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在美国这个以自由为豪的国度中,找到合适的出路?

《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记述了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以“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乡下人的悲歌》[2025修订版]

《乡下人的悲歌》

作者简介

J.D.万斯有很多身份,生长在“铁锈地带”的穷小子,留守儿童,前海军陆战队队员,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希拉里和克林顿的校友。

随着《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出版,并迅速横扫美国亚马逊、《纽约时报》等影响力畅销书榜,这本书也被美国数百家媒体用来解读“特朗普为什么会赢”,他又被赋予了很多新的标签,超级畅销书作家,共和党的未来之星,美国工人阶层的代言人,彼得•蒂尔的合伙人。

J.D. 万斯,成长于美国“铁锈地带”的一个贫苦小镇,高中毕业后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并在伊拉克服役。后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法学院,目前在硅谷一家投资公司任管理职务。

《乡下人的悲歌》下载

《乡下人的悲歌》[2025修订版].zip

《乡下人的悲歌》[2025修订版].zip

2025-09-09 Comments (0)
阅读全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