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文社科
《生命是什么》埃尔温·薛定谔
“生命是什么?”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虐猫狂人”薛定谔首次提出了这一问题,并指出需要用物理学思路解释生命,弥补生物学和物理学间的学科鸿沟,堪称世界科学目前的伟大经典之一。全新译本,完整收录《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我的世界观》:《生命是什么》从“为什么原子这么小”这一原始问题出发,由此踏上一场寻获有关生命的“真”与“知”的征途。《意识和物质》开创性地将思考境界上升至哲学、伦理学等纬度,探讨人的意识对于生命客体的意义。《我的世界观》直接表明了一个物理学者和哲学观的紧密联系,从此走进科学大家的自我世界。事实证明,这本书已成为分子生物学诞生和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启发之作,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深思生命的真谛。

《生命是什么》
作者简介
[奥]埃尔温·薛定谔
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他所建立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它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相当于牛顿运动定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因发展了原子理论,1933年和狄拉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于1937年被授予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20世纪30至40年代,薛定谔开始跳脱纯粹物理学家身份,转向对生命与心灵等问题的思考,并进行了两场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些演讲后续被整理成书,即《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下载
《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套装13册]
《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包含:《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 、《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陆学艺文萃》、《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组织社会学与决策分析》、《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中国人行动的逻辑》、《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套装13册。
《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 林耀华著 豆瓣8.6
《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社会学经典著作最新译本首次出版,一部堪比《白鹿原》的雄奇家族史诗!本书是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用小说体写作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通过小说中张、黄两家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变迁中的兴衰沉浮,刻画出了中国南方乡村生活的全景。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张、黄两家的不同选择,演变出截然不同的家族命运与个人际遇。作者娓娓道来,在叙述张、黄两家生活场景的同时,对地方社会的信仰、习俗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调适与制衡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为读者更好的解析人物故事内涵、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内在逻辑,提供了社会学领域的最佳读本。
《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 费孝通著 豆瓣8.5
本书收录费孝通先生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二次学术生命”之后,在学术界和知识界获得广泛关注和深远影响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已经成为新的经典。从这些经典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晚年对文化的反思,已经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升华到天下大同的全球社会,也关注我们今天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先生认为,他所吁求的“美好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共相,是世界性总体社会中人与人相处的规范,是主观意识和客观律令的内外统一。因此,文化自觉是对自身之美和他者之美的双重自觉,目标是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套装13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437545-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套装13册.jpg)
《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
《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 王跃生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王跃生将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采用人口学与历史学互动的研究视域,在长时段的时间跨度上,结合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学一手资料,功莫大焉。在社会学范畴之外,社会变革对社会组织、家庭结构、伦理道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也可由本书窥见一斑,这对我们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史,乃至中国革命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陆学艺文萃》 陆学艺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陆学艺作品。本书收录陆学艺先生的二十四篇文章,分为“‘三农’问题”“社会结构问题”“社会建设问题”三个篇章。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贺雪峰著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乡土派”代表人物之一贺雪峰教授作品。本书共分三编:上篇为基本概念,包括《论村庄社会关联》等;中篇为分析方法,包括《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等;下篇为实证研究,包括《村级治理的村庄基础》等。在这密密联结成网的21篇文章中,作者探讨了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问题,通过大量实地调查,试图理解当前中国农村的真实图景以及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站在中国农村本位的立场来观察和理解农村,从乡村治理社会基础的角度来理解农村及农村政策和制度,从而为乡村治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组织社会学与决策分析》 李友梅著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法兰西金棕榈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李友梅作品。曾师从费孝通。本书以框架概要的表述方式,归纳法国组织决策分析学派的基本理论思路和推论方式,将其整体面貌呈现于读者面前,希望读者从中可以看到组织社会学的一个学术领域得以深入开垦的重要方法,以及它对当代中国社会与组织转型研究带来的重要启发。
《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 李路路著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路路作品。“单位”在中国社会中一度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一书依据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社会中的“单位”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单位组织”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工作组织的诸多方面,探讨了在中国的单位组织内,资源是怎样形成和分配,权力在资源的形成和分配过程中怎样产生,资源和权力怎样制约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及在单位组织中人们的服从行为又怎样与资源、权力相交换。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李强著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李强作品。这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状况的全景式杰作。作者李强教授是中国社会学界的领军人物,潜心研究社会分层数十年。同时这本书又通俗易懂,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大众读者,也应该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阶层以及个人未来命运。无论是社会学研究者还是大众读者,都可以 从这本中国当代社会学经 典之作中获得必要的启示。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徐勇著
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徐勇作品。徐勇教授二十余年来坚持不懈有关村民自治的调查研究,深入梳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产生、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本书的上篇由徐勇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构成,名为“制度分析”;下篇收录了2000年至今其代表性论文数十篇,名为“专题研究”。上下两篇可以完整地反映徐勇教授从事村民自治研究的全过程。本书的出版也算是对村民自治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吴毅著 豆瓣8.9
本书以后现代叙事策略,围绕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乡村权力场域中博弈共生的过程和状况,深度阐释了21世纪初中国中部地区某乡镇“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翟学伟著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翟学伟作品。本书根植于中国本土视角,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参照系,对中国人的表与里、心理机制与行动逻辑,及所处的中国社会具体阶段与文化脉络,进行了方法论、概念以及经验和理论的探讨。尤其注重对中国人的行动策略同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情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力图从中国人日常而真实、现实而具体的层面上建构起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项飚著豆瓣9.5
豆瓣热门人类学图书TOP10 No.2. 持续至今的真实“北漂”史。转型中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经济与社会。北京“浙江村”与“浙江村人”三十年生活记录研究。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庄孔韶著
庄孔韶教授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第一位人类学(民族学)博士,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翘楚学者。《银翅》是庄孔韶先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也是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研究者的案头必备著作。庄孔韶教授《银翅》一书,是林耀华先生著名人类学小说《金翼》的学术性续本。1986—1989年间,庄孔韶数次回访“金翼”黄村及相关市县镇村,累计十四个月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完成了这部混合多种写作手法的学术作品。《银翅》展示了上个世纪20至80年代末中国闽东乡镇社会文化变迁的绚丽画面,其中,基层军政结构、古今关联、理念先在和文化的直觉论是本书特别倚重的创新理论。《银翅》这一携带着完整传承与应变信息,以及重拟“察机”之家族过程的中国样本,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寻味。
《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下载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刘擎 严飞
学了那么多知识,离真实世界却越来越远?
走过那么多风景,仍找不到那个真正可以安顿自己精神的“故乡”?
在一个不被允许停下的时代,我们如何在确定性和开放性之间找到第三种选择?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世界就是参考答案!
奇葩说人气导师刘擎对话清华社会学者严飞,帮你在“卷”与“躺”之间找到第三种选择。一部当代东亚青年必备的反内耗指南,蔡康永、马东、李诞、梁文道、鲁豫、罗翔重磅推荐!
两位顶尖学者的智识力量,八次人间清醒的疗愈对话,一本写给所有焦虑之人的“答案之书”。
“无法确定方向的时候,做所有年代都值得做的事情。”这本书帮助你在内卷时代,更好地安顿自我。不必怀念过去,也不必过分寄予未来。人是通过自己的遭遇和叙事来建构自我的,去发现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值得做的事情,那必定是一种成长,走向一种更健硕和更丰沛的心灵养成。
本书邀请了两位顶尖学者,在全球一流学府哈佛大学,进行了八次诚挚交心的智趣对话,涵盖了教育、旅行、乡愁、痛苦等主题,带来一堂当代人找到自我确认的必修课,展开了一次关于自我认同的探索之旅,并指引我们如何在悬浮的时代重建自我的锚点。
☆两位作者结合历史、自然、科技、文化、政治、哲学、社会学等众多元素,通过对人与世界重大问题的对话与追问,解读社会的发展与复杂性,解析时代与自身的困惑,反思我们的处境和对自我的认同与理解,为进退失据的现代人在确定性和开放性当中找到第三种可能性,启发我们以新的视角探索自我和世界,更好地做出对自我的一种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思考。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
作者简介
刘擎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学者(2023—2024),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七季导师。代表著作:《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2000年以来的西方》《悬而未决的时刻》等。得到《西方现代思想》《西方年度思想述评》课程主理人。研究领域: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现当代社会文化思潮。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哈佛燕京学者(2023—2024),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兴趣集中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著有《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学问的冒险》《城市的张望》等。看理想热门音频节目《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身边的陌生人:社会学家的10次追问》等主讲人。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下载
《复杂性思维八部曲》[套装全8册]
《复杂性思维八部曲》以跨学科视角拆解混沌、涌现、自组织等核心概念,通过网络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案例,揭示复杂系统运作规律,为理解科技、经济及社会演化提供全新思维框架,重塑认知世界的底层逻辑。
《模型思维》讲解了24种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随机漫步,从博弈论到合作,涵盖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有趣的模型可以把任何人变成天才。芒格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必须拥有多个模型。”这是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充斥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但仅拥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让数据说话。模型就是让数据说话的秘诀,模型将帮助我们所有人从掌握信息提升到拥有智慧。
![《复杂性思维八部曲》[套装全8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254918-微信图片_20250815184819_237.png)
《复杂性思维八部曲》
本书中的24种模型就是一个应对复杂世界的思维工具箱。各行各业、各种需求的所有人都可以根据此书建立专属于自己的思维工具箱,成为一个多模型思考者。它将帮助你整理数据、提取信息、去伪存真,在决策时让你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模型,选取一个模型还是几个模型。而这是现代高手必备的一种大智慧。
《复杂性思维八部曲》下载
《我的大脑好厉害》赵思家
作者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55个日常问题,带来了一门学校的老师不教但非常重要的课——脑科学。
全书以基础篇、五感篇、情绪篇、学习篇、健康篇和未来篇六大篇章,为读者搭建了一个科学完整的脑科学知识框架。作为科普作家,赵思家很擅长把复杂、艰深的脑科学知识转化成俏皮有趣又不失严谨的文字,帮助每个孩子都能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认识自己厉害的大脑。书中还加入了作者多年来科研工作的思考和实践方法,设计了有助于孩子培养科学思维的栏目。
这是一本孩子自己就能看懂的脑科学书,也是值得家长和孩子共读的、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好奇心的科学启蒙读物。

《我的大脑好厉害》
作者简介
赵思家
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科普作者,知乎神经科学领域大V,46万关注,擅长为充满好奇的读者提供新鲜、有趣又不失严谨的神经科学知识。
201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本科,2014年获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2015年攻读同校的神经科学博士,并于2018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于牛津大学做博士后。
著有科普畅销书《大脑通信员》,被《人民日报》推荐为中国好书。
《我的大脑好厉害》下载
《名家科普经典系列》[套装共14册]
《名家科普经典系列》是一套汇集了多部科学普及读物的作品集,内容广泛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介绍了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该系列书籍旨在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非专业背景的大众传播重要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这套书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理解,提高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并激发年轻人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通过阅读《名家科普经典系列》,人们可以获得关于现代科学发展史的基本框架和关键节点的知识点,同时也能体会到科学家们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付出的努力。
《名家科普经典系列(套装共14册)》是一套旨在普及科学知识的经典丛书,它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自然科学的魅力,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名家科普经典系列》[套装共14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171317-名家科普经典系列(套装共14册).jpg)
《名家科普经典系列》
《名家科普经典系列》下载
《觉察之道》不内耗、不焦虑、不执着的活法
如何从内卷中超脱,不被情绪掌控?觉察,是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可以看见情绪背后的反应模式,一旦看见情绪的本质,你就有了选择的自由。
当你看见山,你已在山之外;
当你看见河,你已在河之外;
当你看见情绪,你已在情绪之外。
只要你能在那一刻,不再陷入情绪,情绪就无法困扰你。
本书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实修经验及学员真实案例,引导你用觉察的方法深入解决情绪问题,帮你走出生活困境。
觉察是一扇门,打开它,你会体验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生活也会开始变得精彩起来。

《觉察之道》
作者简介
蓝狮子
本名文德,曾用笔名鬼脚七,修行人,畅销书作家,公益组织“必经之路”创始人。
代表作:《人生处处是修行》《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
曾在阿里工作九年,从基层员工做到高管;曾以“做自己”“爱生活”“解读老子智慧”等主题做公众号自媒体“鬼脚七”,积累了百万粉丝;曾不带分文徒步两千余公里,从五台山走到峨眉山,在心灵上实现了一次“行禅”。
2018年至今,远离城市喧嚣,长期在山间修行。
本书化名“蓝狮子”,发愿成为众生修行路上的坐骑,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修行,帮助人们增长智慧减少烦恼。
《觉察之道》下载
《重新发现市中心》威廉·H.怀特
美国关于城市开放空间领域zui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威廉•怀特的代表作,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选入“我们这个时代的50本书”,许多国家城市规划协会推荐给它们会员们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
《重新发现市中心》是威廉•怀特16年直接的和持续地观察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晶。怀特使用录像机,记录下城市中心地区的广场、街道、小公园和市场里人的行为,然后再做具体分析,从整体上评估城市中心的健康。本书可谓美国城市思想核心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堪比《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模式语言》和《城市史》,至今仍然是许多国家城市规划协会推荐给它们会员们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
16年来,威廉•怀特在纽约和其他主要城市的街道上行走。带上照相机和笔记本,怀特展开了对城市街头生活、城市行人行为和城市发展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怀特用延时摄影来描绘都市拥挤的构造。为什么城市街道上的交通如此混乱?什么纽约人走得这么快,乱穿马路又那么难治?为什么最繁忙的人行道上没有更多的碰撞? “这座城市充满了烦恼,”怀特说,“台阶太陡,门太难打开,边沿不能坐。很难将一个城市空间设计得如此拙劣以至于人们无法使用它,但这样的空间有很多。”然而,怀特在对城市中心的广泛重新发现中找到了鼓励。他认为,未来不在郊区,而在市中心。就像希腊的广场一样,城市必须重申它最古老的功能,人们可以在这里面对面地聚在一起。

《重新发现市中心》
作者简介
16年来,威廉•怀特在纽约和其他主要城市的街道上行走。带上照相机和笔记本,怀特展开了对城市街头生活、城市行人行为和城市发展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怀特用延时摄影来描绘都市拥挤的构造。为什么城市街道上的交通如此混乱?什么纽约人走得这么快,乱穿马路又那么难治?为什么最繁忙的人行道上没有更多的碰撞? “这座城市充满了烦恼,”怀特说,“台阶太陡,门太难打开,边沿不能坐。很难将一个城市空间设计得如此拙劣以至于人们无法使用它,但这样的空间有很多。”然而,怀特在对城市中心的广泛重新发现中找到了鼓励。他认为,未来不在郊区,而在市中心。就像希腊的广场一样,城市必须重申它最古老的功能,人们可以在这里面对面地聚在一起。
《重新发现市中心》下载
《漫长的革命》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
全书共分为三辑,上编 “文艺学反思”,反思的对象既包括文艺学教材重建的方法论,也包括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文学理论性质的演变,还包括文艺学的本土化建设与未来展望,乃至于作为一个学科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一个古老文化谋求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其成长发育并无速成的道理,它是一场漫长的革命。它依赖于知识阶层的观念渐变,依赖于教育体制的深度改革,或者毋宁更彻底地说,依赖于整个国民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因为一国之学术文化无非是对一国国民的智慧结晶。
中编以郁达夫的《沉沦》、王尔德的《道连•葛雷的画像》、刘海粟“模特儿事件”、鲁迅的《伤逝》为研究对象,对文学、艺术事件和思想实验进行阐释。事件是普遍性元素借以集中释放的观察通孔,另一方面,审美现代性这样的貌似抽象的观念不在别处,就在这一类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吐绽和闪现。
下编访谈回归文学现场,集中展现了作者与同时代学者对于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的朴质梦想:我们需要一个漫长的革命,我们现在做的是为后人搭梯子或铺路的工作,进行学术资源的积累,把西方理论中国化,是我们需要长期做的事情。

《漫长的革命》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
作者简介
朱国华 ,男,汉族,生于1964年5月,江苏如皋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82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7月毕业,同年任教于东南大学。1997年4月受聘为副教授。1998年春,以同等学力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赵宪章教授门下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2000年底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2001年8月,赴复旦在朱立元教授指导下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到美国杜克大学访学一年,为华师大中文系主任,《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
《漫长的革命》下载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是近藤麻理惠的畅销代表作图文版。
不是一本教你收纳整理的书,而是教你如何让家成为真正的避风港,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想象理想的居家生活,创造怦然心动的日日夜夜!
本书不仅提供可操作的居家整理术,更透过直面内心的提问,来梳理个人的心理状态。从室内空间规划,早晨、日间、晚间的时间及活动安排、食谱,到与家人的相处,麻理患分享的不只是由外到内的人生整理术,更是一套生活哲学。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168084-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jpg)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简介
[日]近藤麻理惠
5岁开始阅读家居杂志ESSE和Orange Page,初中开始阅读整理类书籍,经过苦心钻研和无数调整之后,她才惊觉,“心动”才是决定物品弃留的正确标准,于是,她抛开让人越做越沮丧的收纳技巧,自创“麻理惠整理魔法”。
19岁开始担任整理顾问,曾经因整理过度而扭伤脖子就医,即便如此,痊愈之后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终于能继续指导客户整理,真是太幸福了……”
她的第一本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出版后,引发日本的整理风潮,销量迅速突破百万册,2014年在美国出版后,更是引起轰动,帮助了众多囤积过多的美国家庭。她也入选了《时代》周刊“影响世界的100人”。她的整理系列书迄今销量已突破13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