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说网文
《偶然事件》余华
本书收录《偶然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战栗》四篇中篇小说。这些小说呈现了余华对世界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关心。从此,余华确立了”命运“的写作主题。
他就这样连续错过了命运的四次暗示,但是命运的暗示是虚假的,命运只有在断定他无法看到的前提下才会发出暗示。他现在透过审判大厅的窗玻璃,看到了命运挂在嘴角的虚伪微笑。——本书第147页
命运知道我们会犯错误,但是当我们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我们其实是往前跨了一大步。——余华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能改变我们什么样的命运。——余华
《偶然事件》
作者简介
余华
当代中国文坛的顶流作家
年轻人喜爱的“潦草小狗”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1987年凭《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开启他对人的生存境遇的追问。余华说,在中短篇小说中,记录下的是他的另一条人生之路。
在这本书创作时期,余华开始重新思考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现实的关系,他感到世界出现的一切偶然因素,都有着必然的前提。而世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就是世界赋予人与自然的命运。这本书中,余华写下了34个“命运”。“命运”也成为他后来创作的核心主题。
余华曾多次提到“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但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可能就能够改变我们什么样的命运。
《偶然事件》下载
《油炸绿番茄》范妮·弗拉格
一间守护正义的咖啡馆,一份超越时间的女性情谊!
《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哈珀·李盛赞!
《油炸绿番茄》同名改编电影豆瓣8.8分,两位奥斯卡影后凯西·贝茨+杰西卡·坦迪主演
畅销北美近40年,让人念念不忘的治愈之书!
人到中年的伊夫琳忍受着婚姻的疲倦和生活的无趣。
偶然间,陪同丈夫去养老院看望婆婆时,伊夫琳认识了妮妮,一个孤单的絮 叨的86岁老太太。
陷入暴食怪圈的伊夫琳一边和妮妮分享零食甜点,一边听妮妮支离破碎地讲起50多年前一个名叫汽笛镇的小镇故事……
当顽劣活泼的“假小子”艾姬遇上淑女露丝,她便知道自己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目睹露丝婚后遭遇家暴,艾姬和朋友们奋力救出露丝,又把露丝的儿子视若己出。她和露丝一同开了一家咖啡馆,招牌菜是油炸绿番茄。
汽笛镇的人形形色色,叽叽喳喳的主妇们、梳着油头的男士们、身为佣仆的黑人、蓬头垢面的流浪汉,全都汇聚到这小小的咖啡馆。一幅美国南方乡村的风土日常画卷徐徐展开……
《油炸绿番茄》全书采用双线叙事:现代的伊夫琳和老太太妮妮——三十年代的艾姬和露丝,交叉书写。
叙事杂而不乱,且故意采用扰乱时间线的写法,但在前后章节利用妮妮的回忆、作者第三人称的书写、汽笛镇邮局太太的“小镇新闻简报”三种形式,相互补充,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趣味性和戏剧性。
《油炸绿番茄》
作者简介
范妮·弗拉格,1944年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早年曾参演舞台剧和美剧,一次偶然的机会尝试撰稿,开始从事写作。
1987年,她创作出小说《油炸绿番茄》,这也是她迄今为止最卖座的作品,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长达36周,Goodreads网站29万读者评分,评分高达4.28(满分5分)。
1991年,由《油炸绿番茄》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四个女主角中,两个奥斯卡影后,一个金球奖视后,卡司强大,豆瓣评分8.6。范妮参与电影剧本改编,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提名。
《油炸绿番茄》下载
《幸福者退让原则》王辉
面对无端的冲突,正面反击OR迂回退让?
冲动与理智的博弈从未停止,但在幸福面前,退一步不难。
本书对“幸福者退让原则”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读,包括对这一概念正确的理解;所包含的意义和要点;所适用的范围、实践的方法;如何保持稳定的情绪;如何识别他人心理;如何与他人进行良性沟通;进而在实践这一原则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升华……
书中列举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不乏大家熟知的热点事件,如轰动全国的高密夜市砍人事件以及青岛路虎女司机逆行打人事件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描述与分析,旨在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并适时地运用“幸福者退让原则”,活得清醒、通透、豁达的同时,得以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安全。
《幸福者退让原则》
作者简介
王辉,畅销书作家,全民阅读发起人,个人和企业IP顾问。
深耕写作十余年,擅以主流文笔记录每个感动的瞬间,致力于文史、心理、励志和两性情感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一念放下,万般从容:李叔同传》《微历史:1840~1949百年家族》《做内心强大的女人》《完美关系》《身在泥泞之中仍要仰望星空》等作品。其部分作品版权销至海外。
《幸福者退让原则》下载
《她的书架系列》[共二册]
本套装包括《她要自己去买花》《她既想死,又想去巴黎》。
《她要自己去买花》本书中,伍尔夫将女性主义从“要有钱,要有自己的房间”的外部诉求推向“杀死屋中的天使”的内在革命,她不仅提醒我们去夺取物质与空间的自由,更引导我们直面潜藏于心底的桎梏,挣脱传统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美德枷锁,她呼吁女性只有在斩断这种内化枷锁后,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创造力。
《她的书架系列》
《她既想死,又想去巴黎》本书精选福楼拜写给情人路易丝·科莱的私密信件,这些信件记录他们长达8年的深情往复,不仅是19世纪最动人的情书文本,更呈现了福楼拜在爱情、孤独、艺术与自我怀疑中的挣扎与剖白。
《她的书架系列》下载
《雪花》路易斯·尼伦
在考上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之前,黛比一直生活在乡下的牛奶农场,母亲镇日捕捉梦境,舅舅酗酒成瘾。走出家门去上大学,对黛比来说是独立生活和冒险的开始。穿梭于梦境与现实、城市与乡村、自由的校园生活与复杂的家庭问题之间的黛比,在新世界中不断试探、挣扎。她遇到了女孩赞茜,并与之成了密友。在黛比看来,赞茜如此完美,优渥的家境,甜美的外型,似乎没有烦恼可言,而黛比的家庭与生活却在一步步陷入混乱……家是充满爱的摇篮吗?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人吗?现实和梦的界限到底在哪儿?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友谊、家庭,一个年轻女孩如何在成人的世界中生存并寻找自我的故事。故事中的黛比就像普通的你我,她自负又自卑,渴望梦想又害怕失败,有一颗易碎的“玻璃心”,却也能勇敢地面对一切。
《雪花》
作者简介
路易斯·尼伦,爱尔兰文学新星,常在《爱尔兰时报》《南方世界》和《开放的耳朵》上发表文章。2014年获得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英国文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硕士学位。
《雪花》下载
《每个人》让-保罗·杜波瓦
当代法语文坛桂冠作家 让-保罗·杜波瓦 代表作
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知名译者黄荭原文直译
法语版售出超70万册,版权售出30个国家和地区
在绝望与诙谐中刻画普通人缓慢崩塌的生活,安抚失败人生的每一道伤口
“我一共犯过两次错,两次都以被赶走告终。你们将来会了解到一些关于我的令人不快的事。它们都是真的。这一次,我同样无法替自己辩解。很快,我的过往就会成为你们茶余饭后批判和谴责的对象。但我还是希望你们可以记住一句话,这句朴素的话是我父亲常说的,用来替每个人的过错开脱: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的方式都不同。”
故事从主人公保罗·汉森在蒙特利尔监狱服刑开始写起,当下的监狱生活与保罗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交叉并进,直到最后才揭开他被捕入狱的原因。平静克制的叙事中蕴藏着浓烈的哀伤与孤独,但也不乏种种幽默诙谐的细节。
保罗出生在法国图卢兹。他的父亲约翰内斯·汉森是一名丹麦牧师,来自日德兰半岛上一个只有八千居民的小镇,母亲安娜就出生在图卢兹,继承了家里经营的小影院,在新浪潮时期是当地有名的“艺术和实验”类影院。保罗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但先锋派的母亲与捍卫传统宗教信仰的父亲之间的分歧越来越难以弥合。最终,这个家庭以约翰内斯牧师只身出走加拿大而宣告终结。
父亲离开的第二年,保罗也飞往了加拿大。在一场意外变故后,他搬到了蒙特利尔生活,成为一栋公寓楼的管理员。但随着业主更替,这栋曾让他忙碌又快乐的公寓变成了一间冷漠的牢笼。过分严苛的要求、不近人情的新任业委会主席、无情的解雇、恋人的死都将保罗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直到某日午后,在面对又一次苛责时,他终于情绪失控……
《每个人》
作者简介
让-保罗·杜波瓦(Jean-Paul Dubois,1950—)
出生于法国图卢兹。曾是《西南报》(Sud-Ouest)的体育记者,后任职于《巴黎晨报》(Matin de Paris)和《新观察家》(Nouvel Observateur)杂志。2004年获得费米娜文学奖,2019年又凭借《每个人》斩获龚古尔文学奖。
《每个人》下载
《一把扭曲的匕首》安东尼·霍洛维茨
在连续创作了三部“霍桑探案”系列作品之后,侦探小说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受够了这一切,决定终止与前侦探霍桑的合作。事实是,他在规划别的项目。他的新惊悚舞台剧《心理游戏》即将在伦敦西区的杂耍剧院上演。该剧受到《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家哈丽特•斯罗索比的严厉批评。第二天,斯罗索比被一把装饰匕首刺入心脏。警方证实这把匕首属于安东尼,因为上面布满了他的指纹。
于是,安东尼被他的宿敌卡拉•格伦肖探长逮捕并关进监狱,对自己的未来和写作生涯感到担忧,他是斯罗索比谋杀案的主要嫌疑人。当第二位戏剧评论家被发现神秘死亡时,安东尼觉得自己完蛋了。更加绝望的是,他意识到只有一个人可以帮他。然而,霍桑会接电话吗?
《一把扭曲的匕首》
作者简介
安东尼·霍洛维茨(Anthony Horowitz 1955—),蜚声世界的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大师、金牌编剧。
一九五五年四月,霍洛维茨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童年时期虽生活优渥,但并不快乐。据他回忆,作为一个超重又内向的孩子,经常遭到校长体罚,在学校的经历也被他描述成“残酷的体验”。八岁时,他就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作家。他说:“只有在写作时,我才会感到由衷的快乐。”母亲是霍洛维茨在文学世界的启蒙者,不仅引导他阅读大量书籍,甚至在他十三岁生日时送给他一副人类骸骨。他表示,这件礼物让他意识到“所有人的最终结局都不过是白骨一具”。其父因与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的政客圈子过从甚密,为了自保,将财产秘密转入瑞士的隐秘账户。结果在霍洛维茨二十二岁时,父亲因癌症去世,大额财产下落不明使霍洛维茨与母亲陷入困境,自此家境一落千丈。
一九七七年,霍洛维茨毕业于约克大学英国文学与艺术史专业。之后他果然朝着作家之路迈进:先以“少年间谍”系列享誉国际文坛,全球畅销千万册,继而成为众人皆知的福尔摩斯专家,是柯南·道尔产权会有史以来唯一授权续写福尔摩斯故事的作家。代表作《丝之屋》畅销全球三十五个国家。此外,之后创作的《莫里亚蒂》和《关键词是谋杀》也广受好评。还被伊恩·弗莱明产权会选为“007 系列”的续写者,二○一五年出版了《触发死亡》 一书。
同时,对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热爱,也给了霍洛维茨接连不断的创作灵感。他曾为独立电视台(ITV)的《大侦探波洛》系列多部剧集担纲编剧。二○一六年,他向阿加莎致敬的小说《喜鹊谋杀案》,一经面世就在欧美文坛引起巨大轰动,荣获亚马逊、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华盛顿邮报》、Esquire 年度最佳图书,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媒体盛赞为“一场为黄金时代侦探小说爱好者而设的盛宴”。
在日本更是史无前例地横扫五大推理榜单,均以绝对优势荣登第一名的宝座。
作为知名电视编剧,霍洛维茨还撰写了大量剧本。除波洛系列外,他的编剧作品《战地神探》(Foyle’s War)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二○一四年,他因在文学领域里的杰出贡献而获颁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二〇二〇年,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
《一把扭曲的匕首》下载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阿尔贝·加缪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是加缪的一部散文集。
该书创作跨度近20 年(1935-1953),是加缪从青年到思想成熟期的全纪录。本书精选了加缪的14 篇散文,在这些篇章中,加缪写出了生命的璀璨与腐朽,展现了自身思辨的独特性。
这部作品最深刻的价值,在于它展现了存在主义最本真的形态:不是书斋里的概念游戏,而是赤脚踏过滚烫沙砾时的痛感与快感。在这部作品里,加缪也确立了自己终生的写作母题——用对阳光的贪婪吮吸反抗永恒的黑暗,在直面荒诞中拥抱生命的热烈。
这种思想后来在《西西弗神话》中升华为”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的著名论断,但其根源正是本书中那个在贫民窟阳台上凝望大海的穷青年对生命既清醒又沉醉的双重凝视。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哲学家、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以冷静明晰的文风探讨人类存在的困境、自由、责任与道德。
1957 年因“阐明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当时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1960 年不幸因车祸在法国骤逝,年仅46 岁。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下载
《河之夜界》珍妮特·温特森
去世的丈夫成为智能助手之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遭到操纵;
废弃古宅中的裘皮大衣让两人心生嫌隙,向她挥起斧子的,是他还是幽灵?
深夜,收音机中突然传来的航运播报,是他最后的告别……
在本书中,温特森讲述了十三个日常生活中的超自然故事。这些神秘的存在或许并不来自同一时空,或许曾一度与我们十分亲近,但却渗透进了当代生活的每时每刻,他们无处不在。除了经典的古堡、浓雾、深林,即便是再普通不过的公寓房间、通勤经过的小公园、公司举办的酒会,乃至智能手机与虚拟现实之中,奇异的经历与邂逅随时可能出现。在温特森的笔下,我们直面自己的恐惧、悲伤与忧虑,探索生活中的种种可能与想象,但或惊险或温情的奇遇最终都归于宁静,如同生命本身,汇入河川,流向大海。
《河之夜界》
作者简介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
英国当代作家。生于英国曼彻斯特,曾被收养,十六岁时出走。首部作品《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便获得惠特布莱德奖,此后创作了二十余部作品,代表作有《守望灯塔》《给樱桃以性别》《我要快乐,不必正常》等。她的小说以及据此改编的剧作在国际上曾获各类奖项,包括布鲁姆伯利奖、E.M.福斯特奖等,曾被列入布克奖长名单。
《河之夜界》下载
《冯唐电子书》20本合集
《冯唐电子书》20本合集包含:《不二》《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成事心法》《今宵欢乐多》《金线》《了不起》《如何成为一个怪物》《胜者心法》《搜神记》《稳赢》《无所畏》《有本事》等。
《冯唐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