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说网文
《幽灵街区》“流人”系列04
米克·赫伦,英国著名间谍小说作家。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钻石匕首奖获得者。被外媒誉为约翰·勒·卡雷的继承者,从“社畜”逆袭为新时代的间谍小说之王
英国犯罪作家协会伊恩·弗莱明钢匕首奖获奖杰作,金匕首奖、大英图书奖、巴里奖、瑟克斯顿旧式侦探小说决选佳作。
豆瓣9.1分大爆神剧《流人》系列原著小说;千禧年以 来最佳间谍小说。
《卫报》《波士顿环球报》《爱尔兰时报》《西雅图时报》年度最佳犯罪小说。
同名改编剧集金球奖、艾美奖多项提名。
主角团之一突然死亡?牵扯出TA的复杂身世以及三代人的惊天秘密。
残酷世界中,“下等马”们的坚守与抗争。
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大师安东尼•霍洛维茨倾情推荐
嬉笑怒骂|醉生梦死|苦中作乐|绝处逢生
大卫·卡特怀特从情报部门退休二十年了,但他仍然清楚所有白骨埋葬之处。在他暮年罹患痴呆症时,突然变成了被袭击的目标。杰克逊·兰姆曾与卡特怀特共事。他比大多数人更清楚,这个“老家伙”并不脆弱——用“手上沾满鲜血的恶毒老间谍”描述他可能更为准确。
“老家伙”想把他的外孙培养成英雄,而不是下等马。但现在,瑞弗·卡特怀特并没有加入间谍街的神话和传说中,而是成为兰姆手下绝望的斯劳小队成员。因此,当“老家伙”的紧急按钮在摄政公园总部响起警报时,兰姆被叫去辨认尸体。而兰姆会做他认为必要的一切,来保护一名处于危险中的特工……
《幽灵街区》
作者简介
米克·赫伦,一九六三年生于英国纽卡斯尔,英国间谍小说巨匠、著名悬疑小说作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最古老、最负盛名的贝利奥尔学院,获得英语学士学位。代表作为“流人”系列。该系列目前已出版八部,前五部已改编为APPLE TV大爆剧集《流人》,由奥斯卡影帝加里·奥德曼领衔主演,新生代人气演员杰克·劳登倾情加盟,携一众英伦戏骨精彩飙戏,演绎后冷战时代的失意间谍群像,写就当代打工人的辛酸苦难史。目前本剧已播放前三季,在国内外均取得绝佳口碑,在豆瓣更是取得9.1分的亮眼成绩。
赫伦凭借“流人”系列第二本《亡狮》获得二〇一三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金匕首奖。他被誉为约翰•勒•卡雷的继承者、新时代的间谍小说之王,《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盛赞他为英国在世悬疑小说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2025年,赫伦获得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钻石匕首奖,以表彰他在此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持续成功。
《幽灵街区》下载
《猛虎》“流人”系列03
嬉笑怒骂|醉生梦死|苦中作乐|绝处逢生
米克·赫伦,英国著名间谍小说作家,被外媒誉为约翰·勒·卡雷的继承者,从“社畜”逆袭为新时代的间谍小说之王
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金匕首奖”,伊恩·弗莱明钢匕首奖,瑟克斯顿旧式侦探小说年度决选佳作
豆瓣9.1分大爆剧集“流人”系列原著小说
《流人》获第76届艾美奖最佳剧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提名
千禧年以来最佳间谍小说
《每日电讯报》《波士顿环球报》年度最佳犯罪小说
反“007”间谍组曲 一个深埋多年的惊天阴谋
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大师安东尼•霍洛维茨倾情推荐
※附赠惊喜周边:斯劳小队人物透卡
你的同事中有哪一个,让你愿意以命相托?
斯劳屋的一名特工被绑架并被索要赎金。斯劳小队必须克服重重困难,颠覆对他们能力的所有预期,以突破军情五处情报总部——摄政公园的顶级安全系统,并窃取宝贵的情报以换取他们同伴的安全。然而,绑架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特工们揭露了一个更大的阴谋网络,不仅涉及一群私人雇佣兵,还牵扯到秘密情报机构最高层。在作为最底层存在多年之后,下等马们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不仅威胁到斯劳屋的未来,还威胁到军情五处本身的阴谋之中。
《猛虎》
作者简介
米克·赫伦,一九六三年生于英国纽卡斯尔,英国间谍小说巨匠、著名悬疑小说作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最古老、最负盛名的贝利奥尔学院,获得英语学士学位。代表作为“流人”系列。该系列目前已出版八部,前五部已改编为APPLE TV大爆剧集《流人》,由奥斯卡影帝加里·奥德曼领衔主演,新生代人气演员杰克·劳登倾情加盟,携一众英伦戏骨精彩飙戏,演绎后冷战时代的失意间谍群像,写就当代打工人的辛酸苦难史。目前本剧已播放前三季,在国内外均取得绝佳口碑,在豆瓣更是取得9.1分的亮眼成绩。
赫伦凭借“流人”系列第二本《亡狮》获得二〇一三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金匕首奖。他被誉为约翰·勒·卡雷的继承者、新时代的间谍小说之王,《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盛赞他为英国在世悬疑小说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2025年,赫伦获得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钻石匕首奖,以表彰他在此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持续成功。
《猛虎》下载
《亡狮》“流人”系列02
米克·赫伦,英国著名间谍小说作家,被外媒誉为约翰·勒·卡雷的继承者,从“社畜”逆袭为新时代的间谍小说之王。
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金匕首奖获奖神作
《时代周刊》、BBC年度最佳犯罪小说
千禧年以来最佳间谍小说
比尔·盖茨,安东尼·霍洛维茨倾情推荐
《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
豆瓣9.1分大爆剧集《 流人》系列原著小说,新时代间谍小说封神之作。
后冷战时代失意特工群像 一曲沉郁悲怆的时代挽歌
呈现了英国情报部门令人愉快的腐蚀性愿景——职场即修罗场。
嬉笑怒骂 醉生梦死 苦中作乐 绝处逢生
在情报局的炼狱斯劳屋,间谍们被嘲笑地称为“驽马”,被下放至此地虚度余生。他们的老大杰克逊•兰姆正在前往牛津的路上,调查一名前间谍横死于公交车之谜。
在特殊时期,迪基•鲍并不是一个明显的暗杀目标,他是一位极具天分的街头工作者。善于跟踪人们,带回他们的秘密。迪基当时和兰姆在柏林共事。现在兰姆拿到了他的手机,上面是迪基生前揭露的最后一个秘密。并且兰姆有理由相信——情报局暗中正在执行一项旧日的莫斯科式的行动。
一朝为间谍,永远是间谍。迪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为了揭开迪基死前留下的秘密,兰姆和他那群毫无希望的斯劳小队成员即将开始行动……
《亡狮》
作者简介
米克·赫伦,一九六三年生于英国纽卡斯尔,英国间谍小说巨匠、著名悬疑小说作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最古老、最负盛名的贝利奥尔学院,获得英语学士学位。代表作为“流人”系列。该系列目前已出版八部,前五部已改编为APPLE TV大爆剧集《流人》,由奥斯卡影帝加里·奥德曼领衔主演,新生代人气演员杰克·劳登倾情加盟,携一众英伦戏骨精彩飙戏,演绎后冷战时代的失意间谍群像,写就当代打工人的辛酸苦难史。目前本剧已播放前三季,在国内外均取得绝佳口碑,在豆瓣更是取得9.1分的亮眼成绩。
赫伦凭借“流人”系列第二本《亡狮》获得二〇一三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金匕首奖。他被誉为约翰·勒·卡雷的继承者、新时代的间谍小说之王,《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盛赞他为英国在世悬疑小说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2025年,赫伦获得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钻石匕首奖,以表彰他在此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持续成功。
《亡狮》下载
《佩珀尔幻象》伊坂幸太郎
“佩珀尔幻象”是一种在舞台上与某些魔术表演中制造“幻觉”的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使用一面平坦的玻璃与特定的光源,可以使舞台上的物体出现或消失,亦或变形成其他物体。
中学教师檀千乡看似普通,却拥有看见他人未来的超能力。
与此同时,他的学生正在创作以两位身手不凡的“猫狱会猎人”为主题的小说。
某次,檀千乡预见到一场恐怖炸弹袭击!千钧一发之际,原本只应存在于书中的“猫狱会猎人”,竟奇迹般地出现于“现实世界”……
我们究竟是人,还是小说里的人物?
在我们的世界之外,是否有一位读者正在阅读我们的生活?
《佩珀尔幻象》
作者简介
伊坂幸太郎,1971年生于日本千叶县,热爱电影和音乐。2000年以《奥杜邦的祈祷》出道,正式跻身文坛。
曾获推理作家协会奖、山本周五郎奖、新潮推理俱乐部奖等多项文学奖,更曾五度入围直木奖。与东野圭吾、村上春树连续包揽权威书评杂志《达文西》最受欢迎男作家前3名。
代表作有《金色梦乡》《佩珀尔幻象》《逆转苏格拉底》《重力小丑》《死神的精确度》等。
《佩珀尔幻象》下载
《失控的照护》叶真中显
站在被告席上的“他”,前后共计杀害四十三人。发生于“二战”后的连环杀人案中,此案死亡人数最多。被害者几乎都是老人。在这场审判中,“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判决结果除死刑外别无可能。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露出了微笑。被害人家属羽田洋子,在旁听席抬头看向“他”。母亲被“他”杀害了,但时至今日,洋子心里再也涌不起对“他”的愤怒和憎恨。“他”被判处死刑的消息传到了检察官大友秀树耳中。“他”应该不会上诉。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不光是杀人。罪行暴露,还有法庭审判,甚至死刑,这些都是。只是待大友意识到一切的真相时,已经太晚了……
《失控的照护》
作者简介
[日] 叶真中显
1976年生于东京都,日本小说家、社会派推理作家。2012年,凭借社会派推理小说处女作《失控的照护》一举摘得第16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新人奖,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由此正式出道。2015年,凭借同样揭露社会问题的小说《绝叫》入围第68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 奖、第36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2019年,凭借《冰冻的太阳》获得第21届大薮春彦奖、第7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22年,凭借《灼热》获得第7届渡边淳一文学奖,入围第35届山本周五郎奖。另著有《恶女的告白》《W县警的悲剧》等作品。
《失控的照护》下载
《行于浮世》洁尘
每一段旅途,都是一次出逃、一次对世界和时间的丈量,走在路上,恰如行于浮世。
一场生活的奔赴,一位作家日本旅行的15年。
本书是知名作家洁尘日本随笔系列的第三本,记录了她行走日本的15年。在这15年间,洁尘奔赴于日本的乡间和山川、城市与原野,在一步一步的丈量中,她逐渐积累关于日本的认知与体验,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她透过双手去感知日本这片土地被浸透的美的肌理。
与32位俳人“相遇”,在实地行走中品味日式诗歌之美
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正冈子规、河合曾良、服部岚雪、向井去来、良宽法师……本书集齐了三十多位俳人的俳句和赏析,洁尘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顺着俳人的脚印,与他们在诗歌中相遇。纵使时过境迁,我们依旧能品味到俳句中诗人那刹那间的错愕、惊喜、狂躁、巧思、禅趣。
精选摄影集,日本深度游的文化打卡手账
如何像一位作家一样去日本采风?该去哪些地方、找哪些人、带着哪些书?本书依照春夏秋冬的顺序,特别编选了30张作者的摄影,并附有地点、注解,希望能成为你枕边的一本相簿、一部手账,让你一站式打卡日本的小众景点,深度体验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芭蕉的“奥之细道”、日本的“隐庄”、龙安寺的“参道”、金泽的名产、濑户内海的建筑、那须盐原的杀生石和红叶、北海道的七星树、白川乡的合掌屋······
本书为知名作家洁尘日本旅行随笔系列的最新一本,作于她赴日之旅的第15个年头。在二十多次的旅行期间,洁尘徒步于日本的山川,又辗转于文人墨客的寺院、宫廷与故地,将日本文化中的人物、典故和文化美学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
这一次,洁尘以俳句为线索,以四季为章节,顺着俳人的脚印,重走日本的乡间与山林、城市与原野,在实地实景中,品味日本俳句特有的意境与美感,纤细、幽微、禅趣。
《行于浮世》
作者简介
洁尘
作家,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报社文化记者、副刊编辑、出版社编辑等职。现居成都。出版有散文随笔集《华丽转身》《提笔就老》《小道可观》《焦糖》《一入再入之红》《深过最深之水》,长篇小说《酒红冰蓝》《中毒》《锦瑟无端》等三十余部作品集。
《行于浮世》下载
《战争与和平》[全四部]
“一幅人类生活的全景描绘。一幅当时俄国社会的全景描绘。一幅人类历史与挣扎的全景描绘。一幅人生幸福与伟大、痛苦与屈辱的全景描绘。这就是《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故事通过记叙俄国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金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以及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展示了广阔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人类普遍的情感与命运变化。
《战争与和平》不仅是一段特殊历史片段的记述,更堪称人类普遍生存境况与情感谱系的百科全书,具有持久的魅力,相信所有阅读它的人都可以从中观照出自身。
《战争与和平》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
一八二八年,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世袭伯爵。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带到喀山抚养。十六岁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后退学回乡,投身农奴制改革。二十三岁时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三十四岁结婚,与妻子前后共育有十三个孩子,其中五个孩子夭折。一九一〇年十一月十日,八十二岁的托尔斯泰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十天后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
《战争与和平》下载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詹妮特·麦柯迪
我是詹妮特·麦柯迪,我是一名童星,不对,我曾是一名童星。
六岁时,妈妈跟我说“你想演戏吗?你想成为妈妈的小演员吗?”其实我对演员毫无概念,但是我同意了,我最爱的妈妈是不会欺骗我的。
闪光灯、欢呼声、蜂拥而至的追求者,这是你想象出来的画面,是吗?但我要告诉你的是,焦虑、羞耻、疾病、自我厌恶,这才是我生活的底色。
此后,我的生活里就只有无尽的试戏,控制热量,严格的私处检查、交际监控。“你这个小骚货,到处乱搞的下流坯”,这样骂我的人是我的妈妈,在她发现我和一名男性约会后,而当时的我已经成年了。
我真的出名了,然后,我的妈妈死了。
该怎么说明这一切呢?我恨她,我想逃离她,我想我早就等着这一天吧。
但是,我也好想她。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
作者简介
詹妮特·麦柯迪,出生于1992年,6岁开始在妈妈黛博拉的引导下试镜广告,后来也为电视剧、电影跑龙套、演配角,和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等著名演员共演。
2007年,15岁的詹妮特因为出演《网络小主播》主角山姆·帕克特一角崭露头角,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童星。2013年, 詹妮特的母亲黛博拉去世。2018年,不堪精神疾病和饮食问题困扰的詹妮特退出舞台,致力于写作、导演、电台播客工作。
薛玮,教书匠,译有《人性的枷锁》《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等。作为被工作、家务、带娃填满生活的高校教师,文字能让我伸头喘口气。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下载
《强力夺取》弗兰纳里·奥康纳
一部杰出、创新的小说,敏锐地捕捉到神圣所在和不在之处。
1960年首次出版的《强力夺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凝聚着哥特式的情感和尖锐的讽刺之声,是黑暗而引人入胜的典范。
小说中,孤儿塔沃特和他舅舅雷伯违背了他们死去的舅公的预言,即塔沃特将成为一名先知,并为雷伯的儿子毕晓普施洗。塔沃特与自己根深蒂固的信仰和召唤他成为先知的声音展开了一场内心斗争,而雷伯则试图将塔沃特引向一个更加 “”合理 “”的现代世界。两人都在与逝去亲人的遗产搏斗。奥康纳在观察这一切时,将讽刺与同情、幽默与悲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
《强力夺取》
作者简介
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作家,被誉为“南方的文学先知”。1925年生于佐治亚州,1945年毕业于佐治亚女子州立大学,而后进入艾奥瓦大学写作班,期间发表首篇短篇小说《天竺葵》。1950年被诊断患有红斑狼疮,与母亲在安达卢西亚农场度过余生, 1964年去世。
短暂的三十九年生命里,出版长篇小说《慧血》和《强力夺取》,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和《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书信集《生存的习惯》等。1972年,《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全集》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强力夺取》下载
《第三次启程》吴琦
继《单读24·走出孤岛》《单读35·当我们重返世界》之后,本辑《单读》“第三次启程”,汇编了第二届、第三届“水手计划”的部分作品,也向持续旅行中的“老水手”柏琳、刘子超邀约新文。“水手”们走访美国的铁锈城市,去得克萨斯州公路旅行,在巴尔干乡间居住写作,前往大屠杀三十年后的斯雷布雷尼察,追踪东南亚华人的流徙生命史……以好奇心和同理心为舵,带领我们了解世界某地的一处景观、一段往事、一次行动和一次交谈。
本辑还收录了由汪天艾译介的西班牙诗人、评论家海梅·吉尔·德·别德马的散文和诗人何小竹的诗作。另有别册《一次横穿1868年岩层的成像》: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开展为期四年的长途旅行,写作了《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150年后,摄影师、旅行专栏作者朱英豪以该书为旅行指南,重走李氏当年走过的路,用摄影和日记记录中国乡镇的风土变迁,别册为旅行中部分创作成果的结集。
《第三次启程》
作者简介
钱佳楠,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出版有《有些未来我不想去》《不吃鸡蛋的人》等作品,英语作品散见于《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格兰塔》(Granta)、The Millions等。现为南加州大学创意写作与文学专业博士候选人。
卢昌婷,一个讲故事的人。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戏剧系,曾在洛杉矶生活五年,在疫情期间独自开车环游美国。她的英文剧作曾在好莱坞艺穗节演出,中文作品包括《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此外,她也写小说。
柏琳,作家,独立记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作品常见于《读书》《单读》《T Magazine》《花城》等。主要进行文学深度访谈和巴尔干半岛历史文化研究与写作。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
刘子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出版作品《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失落的卫星》,另译有《惊异之城》《流动的盛宴》《漫长的告别》。2019年,中亚纪实长文获评“全球真实故事奖”特别关注作品;2021年,被评为“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
陈柏麒,1991年出生于广东澄海,是一名游荡于亚洲南方的写作者、研究者和策动者。他先后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获艺术史和艺术行政双硕士学位,目前为皇家艺术学院博士候选人,从事建筑人类学和建筑电影研究,其中影像是其研究的核心方法和主要成果。作为策展人,他曾供职于香港艺术节、芝加哥美术馆和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等,策划和负责过多个影像展览或电影课题研究。他也始终致力于推动潮汕和周边南方地带的母语电影实践,他与好友于2015年共同创办了展示海内外潮汕电影的“观潮影展”,并作为内容负责人逐步搭建了“制片—展映—归档”的机构生产框架;2024年他成立了电影制作厂牌“家话电影”,试图进一步理解和挖掘影像创作在当代生产关系中的诸多可能。
陈坚杭,籍贯广东潮安,出生及成长于韩江三角洲这个“边缘”地区,独立电影创作者,艺术教育工作者。他的影像时常模糊纪实与虚构的边界,关注生活在原乡与离散于世界各地的潮州人,特别是他们的居住空间与精神信仰。
海梅·吉尔·德·别德马(Jaime Gil de Biedma,1929—1990),西班牙诗人,评论家,“世纪中一代”(Generación del medio siglo; Grupo de los 1950)作家群体核心成员。去世前曾由“二七年一代”大师拉斐尔·阿尔贝蒂(Rafael Alberti)提名为该年度塞万提斯文学奖的两位终选候选人之一。
汪天艾,西班牙语文学编辑,译者。译有塞尔努达、皮扎尼克、洛尔迦的作品数种。另著有《路易斯·塞尔努达诗歌批评本》和《自我的幻觉术》。
何小竹,男,1963年生。诗人,小说家。出版有诗集《6个动词,或苹果》《时间表:2001—2022》,小说集《动物园》,长篇小说《潘金莲回忆录》等。曾获第五届“橡皮文学奖”。公众号“两只打火机”主理人。现居成都。
朱英豪,浙江金华人,现居北京。毕业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前媒体人,摄影师、艺术从业者、旅行专栏作者。他长期关注中东文化艺术、19世纪中外交往和食物变迁史。摄影作品曾入选三影堂摄影奖、连州国际摄影节和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同时也是《第一财经》《周末画报》等媒体旅行专栏长期撰稿人。近年来,他重走李希霍芬150年前中国考察之路(入选单向街基金会第二届“水手计划”),在传统和现代交会的节点上,追寻西学东渐之草蛇灰线,记录近代中国乡镇风土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