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传记
《宋代文学史》[全二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孙望、常国武主编的《宋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的一种。执行主编为常国武、钟陵、曹济平、刘乃昌。撰著人包括常国武、刘乃昌、钟陵、曹济平、周惠泉、王兆鹏、于北山等学界名流。该书对两宋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各体文学演变进行了细致描绘和深入分析,材料丰富翔实,叙述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全面地阐明宋代文学史的基本面貌。
![《宋代文学史》[全二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093126-宋代文学史(全二册)-778x1024.jpg)
《宋代文学史》
作者简介
孙望(1912-1990),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师大中文系的主要创始人。先后任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名誉主任。著有诗集《小春集》、《煤矿史》,专著《元次山年谱》、《全唐诗补遗》、《蜗叟杂稿》等。 常国武(1929—2017 )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有《辛稼轩词集导读》等。
《宋代文学史》下载
《百年战争第2卷:烈火的审判》[全2册]
在欧洲中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是一部激烈、漫长而且曲折离奇的历史。英国和法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塑造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身份。乔纳森·萨姆欣教授讲述英法百年战争的巨著《百年战争》总共五卷,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前四卷,目前第五卷正在撰写中。本书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了百年战争在1347到1369年间的态势。在获得欧洲大陆的落脚点——加来之后,爱德华三世对法兰西王国的野心大为膨胀,现在他不再满足于和法王争夺佛兰德的控制权,而是对瓦卢瓦王朝在法兰西的统治发起了直接挑战;而此时,法王的统治正因瓦卢瓦王室的内讧、宫廷与市民间的矛盾和法国南北方地方主义的崛起而摇摇欲坠。尽管英格兰极具纪律性的精锐步兵和比法兰西更强大的军事财政机器让爱德华和他骁勇善战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在战场上屡屡告捷,但他们面前最严峻的挑战并不来自法兰西的军事力量,而是来自中世纪的一系列技术和制度上的制约:糟糕的后勤、不受约束的散兵游勇,以及效率低下的海上运输。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与英法之间旷日持久的混战在这二十年里蹂躏了大半个西欧的土地,甚至将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卷入战火,脆弱的法兰西则一度在重重灾难的打击之下走向解体的边缘。
![《百年战争第2卷:烈火的审判》[全2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4706597-百年战争(第2卷):烈火的审判(全2册).jpg)
《百年战争第2卷:烈火的审判》
作者简介
[英]乔纳森·萨姆欣(Jonathan Sumption),曾在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任教,其巨著百年战争系列,时至今日已有《战争的试炼》《烈火的审判》《分裂的王朝》《被诅咒的国王》四部作品问世,分别出版于1990年、1999年、2009年和2015年。他的作品还包括《朝圣者》(1975年)、《阿尔比十字军》(1978年)、《爱德华三世》(2016年)、《国家的审判》(2019年)和《危机时期的法律》(2021年)等。2009年,他的《分裂的王朝》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奖。乔纳森·萨姆欣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与牛津大学,在离开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后,他投身法律事业,于1970年代加入伦敦内殿律师学院;1986年,38岁的他受命成为女王御用大律师;1990年代初,又升任高等法院大法官法庭助理法官。2012年,萨姆欣被擢升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与11名同僚一起运作整个联合王国的法律体系。
《百年战争第2卷:烈火的审判》下载
《核爆冲击波》史蒂芬·沃克
必须被重述的历史 遗忘就是下一次毁灭 1945 年 8 月 6 日,一个宁静的周一早晨,一枚重达 5 吨、被称为 “小男孩 ”的原子弹从一架美国飞机上投向日本广岛。这 一天,这个拥有 30 万人口的繁荣都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火焰风暴,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建筑物被焚毁,繁华街市灰飞烟灭。这不是战争的句点,而是原子时代可怕的黎明,引发了数十年的偏执、猜忌,以及对人类自我毁灭的终极恐惧,冲击波至今仍未停息。
在《核爆冲击波》中,杰出导演史蒂芬·沃克全景式再现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前惊心动魄的 21 天以及爆炸后的 18 小时。这是一部直接而危险的戏剧,沃克将历史化为窒息的心跳,以电影镜头般的叙事,客观呈现科技、军事与平民命运的惊天碰撞。 你将穿越在参与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轰炸机机组成员与日本军民的记忆之间,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核爆前那漫长的 30 分钟,3 分钟,45 秒,并与幸存者一起见证爆炸后的惨状:炭化到不成人形的尸体、横扫一切的火焰风暴、全身被烧焦到已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行尸走肉”……
《核爆冲击波》不是讲述历史,而是带你走进历史,亲历世界改变前的一瞬。这段历史必须被重述,这样它带来的可怕教训才永远不会被忘记。

《核爆冲击波》
作者简介
史蒂芬·沃克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在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英国导演、制片人和作家。
作为一名导演,史蒂芬·沃克主要致力于(但不限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已经执导了近30部作品,并获得了很多奖项和认可。他的纪录电影《我心不老》获得了包括洛杉矶电影节“最佳国际影片奖”在内的23个奖项,并成为在美国上映的最高票房英国纪录片。他的剧情电影《时光囚徒》获得了英国编剧工会“最佳剧情电视电影奖”。
他的其他作品还曾获得过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艾美奖以及在全球电视领域拥有极高声誉的瑞士金玫瑰奖等奖项。
史蒂芬·沃克曾两次被英国电视和广播界的权威刊物《广播》选入其“英国十大电视导演”名单。
他的著作《广岛倒计时》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著名的戴顿文学和平奖。
《核爆冲击波》下载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黄永年
本书是文史名家黄永年先生以北朝隋唐史专题论文为基础,撰写的一部政治史著作。全书共分十五章,系统讨论了北齐、北周至唐宪宗时期的政治发展演变。作者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着手,考辨史料,抉发历史真相,解释政治现象。全书脉络清晰,多树新义,对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推进,如北齐内部的文武之争、唐初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武则天掌权后形成的“李武政权”、玄宗时期的内朝和外朝之争、神策军的政治本质等,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北朝后期至中唐的政治演变历程多有启发。同时,作者围绕许多重要问题,对旧史记载及现代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辨析,提出不少商榷意见,澄清了一些基本史实。本书观点鲜明,见解精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学习和研究北朝隋唐政治史的必读书。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作者简介
黄永年(1925—2007),江苏江阴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著作有《古籍整理概论》《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树新义室笔谈》《文史探微》《学苑零拾》《古籍版本学》《文史存稿》《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古文献学四讲》及《唐史十二讲》等。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下载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关河五十州
本书是著名中国近现代史纪实作家关河五十州继《一寸河山一寸血》《虎部队》之后,再次解读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力作。
所谓“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本书揭秘了国民党军川军系的前世今生,以“四川王”刘湘的发迹史为轴,通过对20世纪初期四川军阀混战全景式的透视,展示了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混战之机谋权变、风起云涌。
英雄熊克武、枭雄尹昌衡、奸雄胡景伊、川中吕布杨森、川版曹操刘文辉……群雄并起,征伐不休。人称“刘莽子”的刘湘虽出身低微,却气贯长虹,矢志天下,这位蜀中“刘备”,到底有何异于群雄的质素,让他笑到最后,制霸天府之国?
当尘埃落尽,刘湘“挟天下以令诸侯”借蒋介石的宝剑号令群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但这场对天下的争夺战远远没有结束,他与蒋介石之间的权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而另一面,日本军队对中国虎视耽耽……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著名军事纪实文学作家,其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史学基础扎实,史料运用力求丰富和全面,注重采用口述史料等第一手资料,同时兼以文学笔法,行文简洁明快,注重阅读体验,条分缕析而又富有历史的思辨性,读者面极广。
代表作有《一寸河山一寸血》《战神粟裕》《彭大将军》《谋帅刘伯承》《虎部队》《张作霖大传》等;今日头条的签约作者,开设的历史自媒体栏目阅读量近亿计。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下载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宋杰
《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一书,对先秦各历史阶段经济区域、人口、民族和政治力量的分布,以及各区域的地形、水文、风俗文化状况与相互来往的交通路线进行考察,并着重探讨这些因素对作战方略形成、演变所起的制约作用,即地域差异与空间变化和军事活动之间的的密切关系。全书共分为《三代篇》、《春秋篇》和《战国篇》。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
作者简介
宋杰,1952年1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留校任教。后师从宁可教授研习秦汉史及古代军事地理,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中华五千年记事本末·秦汉部分》、《中国经济发展史·秦汉卷》、《中国货币发展史》等。曾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九章算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价值》刊载于美国著名年鉴刊物《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下载
《全球时代海洋文化史》玛格丽特·科恩
1972年,一张名为“蓝色大理石”的地球照片成为时代象征,它清晰地展现了我们这颗星球被水覆盖的壮丽景象。在现代世界,海洋是连接自然与文化的纽带。然而,在百年光阴中,海洋的文化意涵经历了巨变——从令人敬畏的险境,转变为人类世中亟待保护的脆弱生态。
本书深入探讨了这一转变过程,追随科学家、航海家、外交官乃至电影制作人的足迹,从颠簸的船甲板,到陆地上决定海洋命运的政治舞台。书中的文章将带领读者,从幽暗的海底废弃物倾倒场,一直游历到遥远的南太平洋岛屿。微小的浮游生物与鲸鱼等魅力非凡的海洋巨兽,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航行,它们的存在不断挑战着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化观念。本书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将非人类的能动性纳入考量,才能完整理解海洋的文化历史。

《全球时代海洋文化史》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科恩,斯坦福大学文学教授,主要研究英语文学、比较文学、文学批评和理论、叙事理论、小说。
法兰兹斯卡·托玛(Franziska Torma),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雷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研究员。她在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自身工作, 2017-2021)资助的一个项目中研究海洋生物学的历史。她是哈佛大学明达德冈茨堡欧洲研究中心的约翰肯尼迪纪念研究员(2012-2013)。她曾在德国大学担任多个职位,包括合作研究项目“生命物语言”(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项目协调员。她发表了有关登山历史、非洲动物保护问题、德国和海洋以及更广泛的殖民主义领域等方面的文章,特别提到了德国的殖民文化和意识形态。
《全球时代海洋文化史》下载
《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本书是记录“史上最强创业天团”崛起之路的经典纪实。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突破封锁,深入陕北苏区,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真实面貌。
你将在本书中看到一群勇敢的理想主义者如何在最艰苦的条件下用韧性创造奇迹,并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斯诺以独特的白描手法,为我们生动还原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领袖的豪迈神采到战士的质朴信仰,从黄土高原的贫瘠荒凉到革命者精神世界的富足丰饶。
本书是所有命运逆袭者的精神图腾: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孕育着最耀眼的光芒。曾有一群人连活下去都是奢望,却依然选择为光明而战。他们一无所有,却给了中国未来!

《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 Edgar Parks Snow,1905—1972)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记者、作家。
1928年来华从事新闻工作,并曾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到访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个对苏区进行实地采访和报道的西方记者,并写成驰名全球的长篇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0年,成为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的美国人。
1972年,病逝于瑞士日内瓦。按其遗嘱,一半骨灰安葬于北京大学校园内。同时斯诺还拥有以下头衔:最先被毛泽东评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人,以及,最早将鲁迅介绍给西方世界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下载
《明熹宗传》木匠皇帝朱由校
天启皇帝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任皇帝。一个傀儡皇帝,一个怪皇帝,一个矛盾的皇帝。他是皇帝,却连大字也识不了几个;他是个治国无术的大昏君,却醉心于成为出色的木匠;他无心政治、不嗜残暴,却因为宠信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贤,使明朝进入最黑暗、最恐怖的时代。

《明熹宗传》
作者简介
林金树,曾任明史研究室、明清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明史,重点是明代社会经济史、政治史以及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万历帝》、《天启皇帝大传》(合著)、《中国明代经济史》、10卷本《中华文明史》(明代卷)。
高寿仙,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研究员,兼任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明史学会物质文化史分会会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主要研究明史和北京史。主要著作有:《明代北京社会经济史研究》《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变与乱:明代社会与思想史论》《嘤其鸣:明清社会经济论评》。
《明熹宗传》下载
《三国史》马植杰
本书是一部断代史著作,讲述的是广义的三国时代,即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近百年间的史事。书中对汉末群雄割据和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叙述,并对其中的重要人物和史事进行了辨析,根据史料记载,纠正了一些通行说法的错误;对三国时代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学术文化和文学创作的成就等也进行了梳理,全面展现了三国时代的面貌。
本书史料扎实,论述严谨,语言简洁流畅,是一部既有厚重的学术分量,又流畅易读的断代史著作,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三国史》
作者简介
马植杰(1922—2006),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定州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5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秦汉史研究生肄业,师从翦伯赞。曾在兰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后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