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传记
《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尼古拉斯·穆德(Nicholas Mulder)对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历史进行了广泛的档案研究,揭示了强制性战时工具是如何被国际联盟采用为维持和平的工具的。
经济制裁主导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作为一种利用全球化的潮流来捍卫自由国际主义的方式,它们最初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其吸引力在于它们可以替代战争。 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其核心的黑暗悖论:旨在防止战争的经济制裁,是以毁灭性的战争技术为基础的。
这项及时的研究揭示了为什么制裁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战争形式,以及为什么它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此巨大。
《经济学人》《外交事务》年度图书,《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经济学人》主编吉迪恩·拉赫曼、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殷之光、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魏南枝、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孔元联袂推荐
经济制裁堪称没有硝烟的核武器,一战期间曾导致近百万人死于其带来的疾病和饥饿
制裁是一场全球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博弈。轻率地使用制裁不仅无法屈人之兵,甚至可能带来反噬。

《经济制裁》
作者简介
[美]尼古拉斯·穆德 (Nicholas Mulder)
康奈尔大学现代欧洲史专业助理教授。他定期为《外交政策》和《国家》等供稿。经济制裁是他的研究重点之一。《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是他的第一本书。
《经济制裁》下载
《生命简史》从尘埃到智人
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从哪里来?它们又如何聚集成为分子,进而演化出最初的生命?多细胞生物中不同类型的细胞从何而来?各种巧夺天工的生物结构是如何形成的?生物怎样发展出雄性和雌性?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又是什么分子的变化使人类从灵长类中脱颖而出?
《生命简史:从尘埃到智人》一部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和描述生物演化过程的关于生命的“内史”。带领读者从分子和基因的角度来理解各种生物结构、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生命简史》
作者简介
朱钦士,四川人。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毕业,阿姆斯特丹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生物能、酶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与转运、癌症与染色体、神经递质、基因调控、肝脏解毒等。参编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上海儿童出版社)。出版书籍《上帝造人有多难》(清华大学出版社)、《生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纷乱中的秩序》(科学出版社)等。
《生命简史》下载
《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
《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收入十四篇文章,讨论九世纪初至十世纪中叶,即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情感书写。这时候,士人通过讲述和写作来分享情爱诗歌和故事,“风流才子”“有情人”成为士人构想自我形象的新模式。
作者从文本、文化两个角度考察这一文学文化现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结构、修辞特点,另一方面考察这种写作兴起的社会原因,通过个案研究去理解情感书写与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积累文化资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边缘写作与社会秩序、文学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

《礼法之外》
作者简介
洪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硕士,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卡拉马祖大学外文系。主要研究领域为唐代文学与文化,海外汉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T’ang Studies、Asia Major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礼法之外》下载
《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陈苏镇先生潜心研究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的力作。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在儒家士大夫的推动下,以春秋学为主的经学如何诉诸“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立法,如何影响汉帝国的实际历史进程,从而成就“汉道”,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确立了基本模式。

《春秋与“汉道”》
作者简介
陈苏镇,男,汉族,1955年10月15日生,江苏省人,2001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代表作为《〈春秋〉与“汉道”》。
《春秋与“汉道”》下载
《历史大人物漫画传》[全102册]
这是一套精彩纷呈的历史人物漫画系列,用生动幽默的笔触,将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英雄、科学家、艺术家的传奇人生搬上漫画舞台!
![《历史大人物漫画传》[全102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7/1751365044-历史大人物漫画传(全102册).jpg)
《历史大人物漫画传》
《历史大人物漫画传》下载
《商汤王朝》[全三册]
这是一部宏大的关于夏商更替的中国早期历史的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分为三卷。作者将碎片化的夏商文化考古资料与相关历史文献进行串联,将夏末商初这一段小说家少有触及的历史,琢磨淬炼成《商汤王朝》这部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
故事从履癸屠龙开始,至商朝帝辛牧野之战失败、跳入烈火中自焚为止,以商汤致力于扩大商国疆域、建立大商、取代履癸、延续国祚的内容为全书叙事核心。暴君履癸,嗜酒好色,荒淫奢侈,刚愎自用,重用奸臣、倒行逆施,众叛亲离,夏朝江山岌岌可危。商汤勤政爱民、励精图治、重用贤臣伊挚,在仲虺、庆辅等人的辅佐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豕韦、顾国、昆吾等,商国一举成为当时的强国。夏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国势渐衰。商汤领导四方诸侯在鸣条大败夏桀履癸,商汤被诸侯推举为天子,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他统治期间,国力日益强盛,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和国家,打下了商朝统一的基础。景亳会盟、网开一面、桑林祈雨、日日求新等内容,均被作者以丰沛的笔墨精心勾连,绘成一幅宏大连贯、瑰丽壮阔的中国早期历史全景画。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描述了伊挚、有莘王女、妺喜、履癸、仲虺、天乙、有妊氏、小娥等人的爱恨情仇,向读者展示了古人的凄美爱情。
![《商汤王朝》[全三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7/1751325166-商汤王朝(全三册).jpg)
《商汤王朝》
作者简介
汤永辉,笔名子氏天乙,现居北京,商汤后裔,诗人、作家,钻研商朝历史文化多年,经常和考古学家唐际根教授学习探讨商朝考古历史文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央企设计师。
《商汤王朝》下载
《不白吃漫画爱上读史记》[全三册]
全网超7000万粉丝漫画IP“我是不白吃”全新文史作品,爆笑有趣,有史有据。漫画形式+趣味故事梗,打造轻松易读的漫画版《史记》《史记》是历史学顶流,誉为“二十四史”之首,但《史记》原著是文言文,内容庞大,普通人读起来较为吃力。漫画家“我是不白吃”根据史记原文,创作漫画版,在趣味漫画中轻松get《史记》精髓知识点。读了不白吃,才知道史记要这么读!《史记》其实是不可错过的人性心理启蒙书,不白吃教你将历史和文学、哲学、心理学融会贯通,学历史,懂人心,会思考,长智慧!
![《不白吃漫画爱上读史记》[全三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7/1751363623-《不白吃漫画爱上读史记》.jpg)
《不白吃漫画爱上读史记》
《不白吃漫画爱上读史记》下载
《唐伯虎传》孙炜
本书是艺术史学者孙炜集10年研究积淀创作的关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全景式传记。 提到唐伯虎,我们会想到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形象,也会与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戏说形象联系一处。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究竟什么样? 唐伯虎少年得志,却连遭四位至亲离世的打击,悲痛过后府考夺冠,却又因“科场舞弊案”前程尽毁,紧接着又遭继室反目,劳燕分飞……若不深入了解,我们很难将其风流形象与父母早亡、丧妻丧侄、理想覆灭、继室反目、卖画谋生、悲情离世的苦难人生相勾连。 为还原真实的唐伯虎,作者结合百余幅高清古画,以通俗晓畅的叙事对其跌宕短暂的54年故事人生与艺术人生做了详述,并由此为抓手,勾勒出江南文艺界群英雅集、交游唱和、践别往还的生活情景,吴越之地文化兴盛、书画市场蓬勃发展的社会风貌,以及明中期科场、官界、文艺圈错综交织的人际关系。借由其画、其诗、其文、其字,我们不仅看到唐伯虎是如何从几近毁灭的至暗人生竭力挣扎走向重生,在人格精神与艺术领域重塑了留给后世的印象,也对其通透洒脱的人格魅力,洞明出世的达观思想,超越当时、直达当世的艺术成就有了具象了解。
以极尽通透之笔墨,尽书千载之风流
时代不曾更改他,他却深刻影响后世500年
全方位了解明代天才艺术家唐伯虎的必读之书
提到唐伯虎,我们会想到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形象,想到“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佳句,还会与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联系一处。然而,历史上的唐伯虎果真如此?艺术史学者孙炜集10年研究积淀创作了这部关于明代才子唐伯虎的全景式人物传记,带领我们深入了解到命运困顿的唐伯虎如何从至暗人生竭力挣扎走向重生,在人格精神与艺术领域重塑了留给后世的形象,为我们关照自身提供了鲜活样例。
深入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纵情声色又皈依佛门,放荡不羁又认同儒理;至情至性又至亲至孝,渴求功名又向往自由。他是落魄奇才,是风流狂士;是头部顶流,是时代异类;是世俗的失败者,是时代的孤勇者。他的才情与癫狂,愤懑与张扬;沉郁与潇洒,哀叹与呐喊;他生不逢时的境遇,花间醉眠的酣畅,生计所迫的转圜,囊中羞涩的困顿,以及临终绝命诗的达观,令人掩卷长思,意难平。经由此书,我们可以透彻地了解到唐伯虎大起大落的境遇、大开大合的人生,如何塑造出了他大雅大俗的灵魂。
破解明代文艺圈顶流的人生八卦&书画谜题
唐伯虎一生八卦不少,谜题争议至今——“唐伯虎点秋香”是否确有其事?“科场舞弊案”告密者究竟是谁?因生计所迫,唐伯虎既做书画家也做商人还做过掮客?他与王阳明所处同一时代,二人究竟关系如何?……诸多话题扑朔迷离,争议至今,真相在此书中皆有详述。
经由个人传记展现时代面相:唐伯虎的朋友圈+明中期的文艺圈
经由唐伯虎短短的54年人生,我们得以一窥江南文艺界群英云集、交游唱和、吟诗作赋、践别往还的雅集盛况,吴地经济富庶、文化兴盛、书画收藏蓬勃发展的社会面貌,以及明中期科考场、文艺圈、官僚界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人际交游。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沈周、吴宽、文林,王鏊、曹凤等闪耀在明代历史时空的群星点亮了唐伯虎的悲戚人生,也造就了吴门艺术文化领域的空前繁荣。一部才子传,再现唐伯虎及其所处时代社会文化的发展盛况。
写作特点:从人物传记史+文化艺术史两大主线切入,全景式传记+多元化视角
作者将唐伯虎融入时代背景,穷尽唐伯虎研究的各种史料,在国内外对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通俗质朴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唐伯虎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经由讲述与辨析,不仅厘清了附会在唐伯虎身上的诸多人生八卦与书画谜题,也以此走进唐伯虎的寻常生活,一览其生活状况以及所处的明中期经济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书画艺术收藏史的发展脉络。
制作特点:130余幅高清古画+1.8米画作折页+人物关系图表
本书以130余幅高清插画,图文并茂地讲透唐伯虎故事人生、艺术人生、人格精神人生的三重境界,并以“人物关系图表”呈现唐伯虎的家庭、师友、师承等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同时辅以24面(长1.8米)正反长折页,展示唐伯虎最具代表性的画作《溪山渔隐图》《折枝花卉图》。经由上述元素,再现后世对唐伯虎“人材第一、风流第一、画品第一”的评价。

《唐伯虎传》
作者简介
孙炜,江苏常州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收藏史学者、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任人民政协报主编。
常年从事人物传记史、书画收藏史的研究写作。30多年来,见证了中国收藏市场的发展。曾发表多篇中国艺术收藏史的专业文章。
作品有:《董其昌传》《拍卖场》《黄琪翔将军传》《清风见兰:郭秀仪的艺术生涯》《风流石癖·陆质雅传》《民国书画断代史》等。
《唐伯虎传》下载
《汉末之变》曹操发迹与董卓之死
本书的主角是初平三年(192年)之前的曹操和董卓,主题是“篡权者的真面目”,讲的是曹操和董卓这两个将天子、朝廷玩弄于股掌间的汉末权臣,面对汉末乱世的不同选择,以及大转折时代背景下,何进、王允、袁绍、袁术等豪杰之士的复杂面相。
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将朝廷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试图解决汉王朝的统治危机。但董卓弄权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汉王朝进入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时期。曹操乘势而起,借讨董战争在军中和民间树立了威望。此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自己塑造成“朝廷守护者”的形象,隐藏了篡权者的真面目,汉室名存实亡。
汉末乱世,不仅有毫无底线、两面三刀的投机者左右逢源,更有自诩忠于汉室、顺应天命的士大夫在扰乱朝纲。他们的忠奸贤愚,全都隐藏在史书的字缝里。

《汉末之变》
作者简介
刘三解,知名历史作家,著有《秦砖:大秦帝国兴亡启示录》《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青铜资本:帝制中国经济的源代码》。
《汉末之变》下载
《1517》全球视野下的“奇迹之年”
这本书不仅关注1517年在维滕贝格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开启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更是试图呈现这个时间节点的世界是何面貌:1517 年及其前后发生了什么?当时有哪些重要人物?世俗与宗教的格局如何?当时的贵族与普通民众生存状况如何?人们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如何解释自己看到的和不理解的事物?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某些事件何以成为影响深远的决定性时刻?
柏林洪堡大学荣休教授、早期欧洲史专家席林的论述对象在世俗与宗教、经济与军事、社会与心理、思想与物质之间穿梭,带领我们进入1517年所处的世界——从德法西意的欧陆、陌生的莫斯科、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到明朝中国、中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感受这个时代的权力格局与生存状况,货物与财富的流动,思想的动态与新的发明发现,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心态与认知。
在这一时刻,政治上,近代欧洲国家的权力格局正式形成、政治组织形式逐渐产生;快速变化的现实世界促使人们对于社会和良治有了新的思考;人们的认知仍然笼罩在宗教和超自然的理解之中;宗教改革开启的教派分立即将打破传统社会结构,酝酿一个多世纪的动荡与冲突,欧洲社会也将走向多元化和世俗化;外部世界的刺激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并将推动欧洲内部的变革。
在多重线索的意义上,现代世界由1517年开启。这本书语言流畅、叙事生动,为读者们还原了一个变革破晓时的世界。

《1517》
作者简介
海因茨·席林(Heinz Schilling)
生于1942年。柏林洪堡大学荣休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学院、荷兰皇家科学与人文学院、英国国家学术院、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早期现代史,包括宗教、政治、移民、国际关系、城市以及社会和文化史研究。著有《基督教与现代欧洲的兴起》《早期现代欧洲文明及其政治和文化活力》等作品。
本书与《马丁·路德》《查理五世》构成了作者的早期现代欧洲三部曲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