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传记
《地图中的中国通史》[上下册]
本书原名《中国通史》,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上百次印刷发行,历史学家顾颉刚评价本书"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新的纪元"。
此次出版,我们将原下册政治史内容移作上编,并特邀历史畅销书作家、资深地图从业者李不白,随文编绘百幅历史大地图,先为读者架起历史空间感,以便更好理解下编中的文化内容,故本书命名为《地图上的中国通史》。
我们参考了中华书局(2020年7月出版)的《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的《中国通史》等权威版本,并将书中少量字词和标点略做调整,以适应今天读者的需要,比如将"豫料"改为"预料"、"胡涂"改为"糊涂";对于个别容易引起混淆的字词也在相应处单独加注;其余人名地名、概念术语、遣词造句等尽量保持作品原貌。
![《地图中的中国通史》[上下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598427-s34643311-721x1024.jpg)
《地图中的中国通史》
作者简介 · · · · · ·
吕思勉(1884年2月27日—1957年10月9日),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景星学社社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家”。
吕思勉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
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等。
李不白湖北黄冈人,知名作家。毕业于武汉大学地图学专业,从事地图编辑工作十余年,策划、出版近百种地图册。从小喜欢文学,因文学而读历史,二十多年笔耕不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局》、《活见鬼》、《归去来兮》,以及系列小说《麒麟台》等。其《用地理看历史》系列作品图文并茂,融地理、地图、历史、文化于一体,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地图中的中国通史》下载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
探讨1912—1928年中国的历史,展示西方人眼中的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和社会变迁。
还原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历史场景,深入讨论顾维钧等中国外交官收回山东权益的艰难过程,观察美日博弈如何影响中国命运。
透过《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对宏大的政治运动乃至微观的个人命运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讲述这个时期来华的外交官、记者、作家、学者、旅行者像司徒雷登、芮恩施、鲍威尔、史迪威、赛珍珠、阿班等的曲折经历和精彩故事。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就像拍电影一样,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许多特写镜头。
描绘中国青年到西方留学的艰难道路以及他们带给中国的长远影响。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面临怎样的挑战?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他们的未来?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516645-cover-768x1024.jpg)
《中国记事:1912-1928》
作者简介
王笛,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席教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学术代表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街头文化》(中文版和英文版)、《茶馆》(中文版和英文版)、《袍哥》(中文版和英文版)、《历史的微声》、《走进中国城市内部》,著有历史非虚构作品《消失的古城》、《那间街角的茶铺》、《碌碌有为》。《中国记事(1912—1928)》为其最新历史非虚构作品。其作品2005和2019年两次荣获美国城市史学会(UHA)最佳著作奖,并获《亚洲周刊》“2022全球华人十大好书”、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首届吕梁文学奖等奖项。
《中国记事:1912-1928》下载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2》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再次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古代的房价高吗?古人如何学外语?
6大类主题,60个话题,90张精美插图,带你看清真实的古人。
全新精装典藏版!新增“古代的后宫真的很乱吗?”“古代的医生好当吗?”等多个话题。
抖音大号“讲历史的王老师”全新作品,500万次点赞,1.7亿次播放。从衣食住行到婚恋职场,覆盖古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翻阅187篇参考文献,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翻开本书,再次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
古代的“打工人”主要指官员和衙役。他们每天卯时上班,酉时下班,工作天数随朝代的不同而不同,最惨的时候一个月只放一天假。平均算下来,古人差不多每周要上六天班,每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六点。因此,古代虽然没有“996”工作制,却有如出一辙的“666”工作制!
古代的房价高吗?
汉朝的房价简直是“白菜价”。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就够在小城市买一套房了。唐朝的房价就不那么友善了。官至吏部侍郎的韩愈,居然用了30年才攒够买房子的钱。宋朝的房价更是高得离谱。苏辙晚年在汴梁买房子所花的钱,需要一个普通人至少120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古人如何学外语?
由于没有音标,人们编了不少汉语顺口溜来标注外语句子的发音。例如:
清晨见面“谷猫迎”(good morning)
“好度由途”(how do you do)叙别情
一元洋钿“温得拉”(one dollar)
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
作者翻阅了187篇参考文献,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他充分发挥了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2》
作者简介
“讲历史的王老师”,本名王磊,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著有《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该书在2019年上市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稳居各大畅销榜前列。
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学生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兴趣,但平时的历史教学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于是就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传播这类知识。
从2018年5月起,他在抖音App开设“讲历史的王老师”栏目,专门介绍有关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历史知识,涉及衣食住行、恋爱婚姻、风俗娱乐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脑洞大开的问题,干货十足的知识点,再加上王老师作为东北人所特有的幽默讲解,让人忍不住一口气听完。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2》下载
《中国古代纺织史话》李强
本书以图文并茂和动画演示的新颖方式,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中的纺织起源与机械及度量、纤维出现、丝与植物纤维处理、甲骨文中的纺织、中国孝文化及经典中的纺织等十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完成了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与文化的系统梳理,展现了戥学术的研究方法,从中窥见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的全貌。

《中国古代纺织史话》
作者简介
李强,博士、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编辑部副编审、湖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纺织史、编辑学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李斌,博士、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研究成员,主要从事纺织服装史、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服装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梁文倩,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纺织科技史专业博士、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纺织服饰技术史方面的研究。
韩敏,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特邀编辑,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中国古代纺织史话》下载
《三分钟漫画汽车史》赛雷
赛雷作品《三分钟漫画汽车史》,每篇3分钟,爆笑解读14个汽车品牌的百年人生:
为了实现造飞机的梦想,宝马不惜造过火车配件、木制家具、摩托车、水壶、杯子;
法国标致是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大牌,却因为不懂国情而彻底玩儿砸了;
阿尔法·罗密欧成也赛车、败也赛车,它旗下曾有一名王牌车手——恩佐·法拉利!
保时捷早年打造过一款小巧的家用车,后来名满天下——大众甲壳虫!
以“开不坏”著称的丰田车,早年却在“山寨”上走了无数弯路;
布加迪曾在经济危机期间接过火车的订单,一不小心又刷新了火车的速度纪录……
小车迷入门神器!读懂百年车史,就读懂了百年科技史!

《三分钟漫画汽车史》
作者简介
赛雷,得名于广东话“猴赛雷”。一个葫芦型胖子,车界百晓生。
活跃在汽车之家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B站、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每周与800万粉丝畅聊品牌故事、车界杂谈、热点话题、新手知识,累计出没400余次。
《三分钟漫画汽车史》下载
《东京前传》德川幕府与江户城
2022年“福冈亚洲文化奖”获奖者重磅作品;
第27届“山片蟠桃奖”获奖作品;
探寻日本文化命脉,揭秘东京前世今生。
精选百余幅精美插图,赏心悦目的东京纸上行旅
结合日记、旅游指南和木刻版画等材料
生动详尽地讲述了江户的城市起源与成长史
以探寻东京这座魅力之市的历史基因
江户并不是瞬间消失,而是渐渐远去的,被历史学家称为“一座只有故事的城市”。确实,它只有记忆,很少有实物。作者的叙述将故事之间的空间填充起来,挖掘塑造城市并支配其空间逻辑的力量。
今天的江户已不见踪影,今天矗立着的东京也远离明治时期的魅影,拥有深厚的、多层次的过去,无疑也拥有多层次的未来。
一部好看、好读的江户城市史,一次赏心悦目的东京纸上行旅。本书主要讲述了德川幕府时期的东京历史。虽然本书名为《东京前传》,却是将景物描绘与史实相结合,以景色、建筑的变迁解析日本历史的变迁,辅以百余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学习东京前史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去东京旅行的手册使用,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东京前传》
2022年“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获奖者泰门·斯科里奇重磅作品,从艺术、考古、建筑等多方面,抽丝剥茧揭秘东京这座魅力之市的历史基因。本书作者泰门·斯科里奇1961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1985年从牛津大学(东方研究专业)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获得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至2021,他继续在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从事研究,2021,他开始担任设于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简称日文研)的教授。2018年,他成为英国学术院(British Academy)院士。泰门·斯科里奇教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日本学家,知识渊博,尤以研究江户时代的艺术史见长,不断以视觉信息(视觉史料)的形式揭示历史。艺术不仅是他的研究对象,也是他的研究工具。
本书所讲述的,是东京成为现代日本首都之前的故事。在1868年之前,它还不叫东京,彼时这座城市一直被称为江户。江户城始建于1590年,德川家康在这里建立了德川幕府,由此开始了它的繁盛时期。作为日本贸易、经济和城市文明的中心,江户直到1868年才演变成东京,成为日本的现代首都。
德川幕府为何选择江户城作为政权中心,又对江户城有着怎样的城市布局和规划?
江户是如何一步一步确立首都地位的,那些知名的地标和建筑如何建造起来?
德川幕府对江户城两百余年的管辖,给今日的东京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
本书精选百余幅精美插图,结合日记、旅游指南和木刻版画等材料,生动详尽地讲述了江户的城市起源与成长史,以探寻东京这座魅力都市的历史基因。
《东京前传》下载
《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
本书是第一次以中国美学研究的视角,系统性梳理中国书法在历史过程中审美流变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它是方建勋老师写给大众的“书法美的历程”,结合800余张的珍贵碑帖图片为对照,自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至两汉石刻隶书、晋人行书、唐人楷书……将不同时期、不同字体的风格形态特征以及背后蕴含的审美观念拆解,通过融合中国美学精神,以独特理论与学术视野,赋予书法研究以新高度,以简明扼要、优美的语言阐述书法何以美,如何美。

《中国书法之美》
作者简介
著名书法教育家、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美学专业博士、艺术史方向博士后、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主讲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国书法通识》《中国书法十五讲》《印境》等。著作入选第二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中国好书月榜等。去年8月,“写意——方建勋书法篆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中国书法之美》下载
《混血的文明》拉丁美洲5000年
纵览拉丁美洲5000年文明之路
北京大学两代拉美史学者联手创作
从欧、美、非三大洲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角度,观察这片孤独而又魔幻的大陆。
拉丁美洲,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充分展现了古代美洲人的智慧,在文字、数学、建筑和天文历法方面成就斐然;阿兹特克人则充分体现了古代美洲人的尚武精神,通过征伐建立起一个军事强国;而印加人则凭借其杰出的管理才能在安第斯高原创建了南美洲的大帝国。
15世纪以来,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及殖民者向美洲输入黑奴,美洲本土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欧洲文明和非洲文明被移植到这片大陆。但是,这三种文明并非平等地融合在一起,强势的欧洲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弱势的美洲本土文明和非洲文明在被动地适应欧洲文明的过程中勉强生存下来。在整个殖民时代,经过300多年的冲突与融合,拉丁美洲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混血文明。
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地区摆脱了宗主国统治,独立建国。然而政治的独立并没有带来经济的繁荣。形成于殖民时期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仍然主导着拉美各国,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严重依赖于西方,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直到二战后才略有起色。但好景不长,拉美各国又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与经济停滞相伴的是政治的左右摇摆和社会的动荡:民主政权与威权政权交替出现,许多国家至今仍被这个魔咒困扰;贫富差距悬殊,大规模民众抗议乃至武力抗争此起彼伏。这片大陆的未来何在?
本书带我们回顾了拉丁美洲艰难而又独特的文明之路,从5000年前文明的曙光在安第斯沿海初现,一直讲述到21世纪初的“粉红浪潮”,以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以及宗教文化三个层次来阐述拉丁美洲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特征,是理解拉丁美洲历史和现实困局的一把钥匙。

《混血的文明》
作者简介
林被甸,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曾获北京市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著有《通向现代世界的五百年》、《中国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史》以及《拉丁美洲史》(与董经胜合著)等,译有《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合译)等。
董经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学术委员、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术委员,著有《巴西现代化道路研究》、《土地与自由:墨西哥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动员研究》、《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以及《拉丁美洲史》(与林被甸合著)等。
《混血的文明》下载
《逐陆记》世界战争史[套装共四册]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无不伴随着频繁激烈的战争。当今世界格局诞生于东西方世界上千年的漫长博弈与较量中。
本书第一卷将回到这一切的肇始,重现那场发生在波斯帝国与希腊世界之间历时两百年的史诗之战,书写迦太基共和国的兴衰成败,将亚、欧、非三个大陆的文明碰撞与军事对抗娓娓道来。1095年至1291年,在教皇的号召下,一群狂热的基督徒在近两百年间发起了八次试图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远征,对东西方世界影响深远。1219年至1260年,强大的蒙古人在四十余年内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西征,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
本书第二卷激情讲述了这一系列发生于中世纪欧亚大陆上的征服战争。美洲大陆,这片古老富饶又神秘的土地,曾孕育出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三大古文明。15世纪末,当西班牙人开启大航海时代,连通新旧两个世界,一场惊心动魄的美洲征服史由此展开。
![《逐陆记》世界战争史[套装共四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696037-《逐陆记》世界战争史套装共四册.jpg)
《逐陆记》
本书第三卷以轻松又不失严谨的语言,铺陈出美洲大陆自1492到1776近三百年间,从被发现到走向毁灭,又迎来重生的历程,记录下开拓者在命运十字路口处的艰难抉择。一个个“伟大决断”背后,时代巨轮滚滚向前……
本书第四卷全景式地描写了闻名世界战争史的美日太平洋战争,生动逼真地还原了一场欲望的搏杀与毁灭。
本书兼具“大历史”的写作视野与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还原了这场改写世界秩序的历史现场。在这片战火燃烧的大洋上,帝国时代终迎来落幕,现代文明的曙光已经升起。
《逐陆记》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整历史实录》[套装共38册]
全面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完整总结和隆重纪念。
同时也叙述了南京大屠杀、硫磺岛战役、远东突袭等发生于亚洲战场的骇人战事,揭露了敌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方面在突显敌军的残暴无情,一方面也描写了挣扎于战火之中的百姓的苦难,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更加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世界,铭记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整历史实录》[套装共38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694047-微信图片_20250820204558_264.jpg)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整历史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