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传记
《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世界曾经通过三次外交事件考验日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而,日本最终都没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外交交涉为切入点,围绕日本历史上的三次选择,即如何处理“九一八”事变、是否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对美关系是战还是和?详述日本最终“滑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旋涡的来龙去脉。作者基于严谨的历史研究和广泛的档案资料,深入分析日本的政治、外交和媒体环境,剖析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决策失误,揭示了日本在近代史上多次选择战争的道路,尤其是在二战期间选择与美国对抗并最终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

《滑向战争》
作者简介
加藤阳子,1960年出生于日本埼玉县,曾任山梨大学助理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研究员。现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专攻日本近现代史。代表作品有《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病入股肱: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等。
《滑向战争》下载
《靖康之败》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
发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败,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剧。本书以史料分析和情景还原为基础,再现宋金太原之战的完整战斗细节,呈现宋金博弈与北宋靖康之败全过程。作者对金军采取的进军路线与攻城战术、太原军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乱的政治局面、将从中御的军事法度以及北宋当时一流将领人物的多次军事行动均有细致描摹,不仅再现了战场上的烽火刀兵,也给出了北宋何以失败之发人深省、层次丰富的历史解读。

《靖康之败》
作者简介
赵大胖,重庆人,本名赵伟,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从事报社新闻编辑、记者,现为自山职业者。曾在多家报纸、杂志开设历史类、时评类、影评类专栏,主编并主笔过多本旅游杂志和图书。著有《宋朝阐史官:碎片里的两宋》等。其公众号“读宋史的赵大胖”平均阅读量2万+。
《靖康之败》下载
《元朝的兴亡》中国文明的历史七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史学者编写的丛书《中国文明的历史》中的第七册,由成吉思汗的诞生开始讲起,介绍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再到蒙古帝国征服欧亚大陆的整个过程。之后主要讲述了蒙古帝国向元朝的转变、元朝的兴亡,以及其经济、社会 和外交情况等,其中对忽必烈两次 东征日本有较详细介绍。

《元朝的兴亡》
作者简介
田村实造(1904—1999),生于山口县,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专业毕业,历任大谷大学教授、京都大学副教授、京都大学文学部教授、京都女子大学校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著有《庆陵》等。
《元朝的兴亡》下载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西蒙·帕金
二战中至为艰苦卓绝的大西洋海战,如何被一个棋盘游戏改写?一群以雀鸟为代号的平凡女性,怎样逆转在德国U艇“群狼”猛攻之下濒临溃败的英国国运?盟军胜利背后的战术设计者,为何被长久遗忘?
本书讲述英国皇家海军女子服务队的故事。在位于利物浦的绝密作战室里,一群年轻女兵在一名退役 军官的带领下,利用巨幅地图、木制棋子、粉笔和橡皮筋,以一场场游戏模拟英军舰队与德军潜艇的海上战斗,推演制胜战术,最终助力一举击败德国U艇,促成德国战败,深刻影响了历史。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女子服务队在二战中的贡献从未得到公开表彰,被众人所忽略。
作者西蒙·帕金挖掘资料,采集亲历者口述,以宏阔视野、生动文笔、紧张叙事,重现风起云涌的海战现场,还原埋没已久的幕后真相,为战术游戏设计师吉尔伯特·罗伯茨正名,为冲破性别桎梏、勇敢投入战事的年轻女孩们正名。这是一段无名之辈的传奇故事,更是一群女性在战争中的伟大留影。
本书电影改编版权已由斯皮尔伯格的制片公司买入,《拯救大兵瑞恩》原班人马即将投入拍摄!
不为人知的二战传奇,惊心动魄的海战史诗。
从德国U艇残酷的群狼战术,到英国皇家海军的绝密作战室,从生死搏斗的海上战役,到后方政坛的各方角力,从退役军官临危受命设计战术游戏,到一群女兵指导海军官兵在棋盘上模拟训练,《雀鸟与群狼的对决》以宏大的视角、丰富的细节、真实的群像,揭开大西洋海战局势逆转背后的真相。
被遗忘半个多世纪的平凡英雄,影响历史却未载入史册的智勇女性。
从一度失意的退役军官设计出决定战略的兵棋游戏,到不被看好的年轻女兵成为战术推演中坚力量,从英国皇家海军女子服务队为千万女性赋予职业自由,到一群平凡小人物以一场场纸上游戏扭转战局,《雀鸟与群狼的对决》重现二战中被人忽略的关键性一幕,带我们见证历史走向如何由无名之辈改写,也见证战争中的女性智慧与女性力量。
穷尽珍贵史料,叙事摄人心魄。
挖掘大量一手资料、亲历者口述、未发表日记,壮阔场面与切实细节兼具,叙事层层推进,推演抽丝剥茧,《雀鸟与群狼的对决》全面深入地再现了二战时期至为关键的大西洋海战及其战术秘密,引人入胜。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
作者简介
西蒙·帕金,英国作家、记者,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长期为《纽约客》《卫报》《哈泼斯》撰稿,另著有《不凡囚岛》《电子游戏致死》。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下载
《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全3册]
600年的时间里欧洲人到达了世界各地,占领了世界,剥削了世界。同时他们也为我们当今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众多刺激因素和收受因素。由于欧洲的扩张不是单向的,而是世纪之久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沃尔夫冈·莱因哈德的巨著中,他发掘了全球化之前的独特之处。
![《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全3册]](https://cdn.feizhaojun.com/wp-resource/mdhaerk/wp-content/uploads/2025/08/1755614017-《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全3册.jpg)
《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
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描述从古代欧洲的扩张开始直至中世纪和20世纪的殖民过程,这是世界史之前权力在时空上的扩张。无论作者叙述亚洲的贸易体系还是种植园奴隶的手工业,或者欧洲扩张所发生的生态影响或政治遗产冲突,他均以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和轻松的阅读文字引起了除欧洲人之外的读者的兴趣。
《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下载
《青铜之道》解密华夏天帝饕餮纹
全书整合夏商周至秦汉青铜器纹样资料,结合天文历法、神话传说与文献考证,系统解析“饕餮纹”“中国龙”等纹饰的文化内涵,推翻传统“饕餮食人”等误读,提出其本质为“天帝纹”的核心观点。通过重构青铜纹样背后的天帝崇拜体系,关联《山海经》天神地祇图式,揭示纹样与天文历法、政权更迭的内在联系,探讨黄帝族分支对夏商周三代的影响,梳理纹样从陶器、玉器到青铜器的六千年演变脉络,为华夏文明溯源提供跨学科视角 。

《青铜之道》
作者简介
张远山,1963年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成为职业作家。致力于老子、庄子、公孙龙等先秦诸子思想,战国史,上古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思想真的有用吗》《寓言的密码》《通天塔》《庄子奥义》《庄子与战国时代》《庄子复原本》《庄子精义》《老子奥义》《伏羲之道》《玉器之道》《青铜之道》《隐秘的战国真史》等。
《青铜之道》下载
《生于1958》翟德芳
本书是一部二十世纪中叶的个人生活史。
全书以散文的笔调,从不同侧面回忆了作者人生的前二十年,讲述故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自己的成长经历、读书生活,各种农活的劳作方式,家乡的特色吃食,父母的辛苦撑持,乡人的喜怒哀乐,自己青年时代的苦闷、向往直至考上大学改变人生的经历。
本书以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为背景,展现了时代洪流中的个人命运。

《生于1958》
作者简介
翟德芳,出版人、编辑,1958年生于辽宁丹东,1982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进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历任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社长,香港中华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党委书记兼总编辑。1993年获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著有《书业寻道》,译著《汉字的文化史》等。
《生于1958》下载
《美食与文明》帝国塑造烹饪习俗的全球史
从大约两万年前人类掌握谷物烹饪到现在,本书作者讲述了世界上主要饮食的兴衰历史。透过多种饮食表面上的混杂局势,作者揭示了烹饪谱系图潜在的简明规律,说明了烹饪哲学中关于健康、经济、政治、社会和神灵信仰的周期性变化如何推动新饮食的建立,其中一些被选为帝国饮食,在全球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作者还阐述了商人、传教士和军队如何将饮食跨越山脉、海洋、沙漠和政治边界。本书的创新叙事方式将烹饪如语言、服装或建筑,视为人类创造的事物。通过强调烹饪如何将农产品变成食物,并将全球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国家作为舞台,挑战了支撑当代食品运动的农耕和浪漫主义神话。

《美食与文明》
作者简介
蕾切尔•劳丹(Rachel Laudan),伦敦大学学院历史和科学哲学博士,先后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任教,曾在墨尔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访学。之后移居墨西哥,将研究转向食物的历史和政治。现居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撰写的著作有The Food of Paradise: Exploring Hawaii's Culinary Heritage等,与人合编的著作有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美食与文明》下载
《父辈之罪》历史记忆与德国的转型正义
一个国家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身历史上那些令人痛苦的记忆?人们该以怎样的行动回应自己父辈的罪恶?在种族对立与种族和解之间,在篡改与铭记之间,未来的人们将如何选择?本书作者苏珊·奈曼以德国人和美国人在这些问题上的做法为例,为西方世界对待自身现代历史中的罪过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又不可或缺的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作者将哲学反思、个人经历和大量采访结合在了一起,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她的答案。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犹太人大屠杀和第三帝国的种族主义在今天的思想残余,还讨论了东德和西德清算纳粹历史的种种做法的差异。第二部分将视角转向了美国南方,围绕埃米特·蒂尔谋杀案等著名的种族谋杀案展开,覆盖了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奴隶制的状况、这场战争的起因、战后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20世纪的黑人民权运动、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先后当选折射出的当代美国人的心态变化,还讨论了众多公益机构为争取民权、开启民智所做的种种努力。第三部分将德国人和美国人应对自身历史罪责的做法进行了比较,围绕着它们各自的历史记忆、纪念建筑、赔款问题、族群关系和移民政策等做了深入的探讨,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回答“我们该怎么做”这个核心问题。

《父辈之罪》
作者简介
苏珊·奈曼(Susan Neiman),道德哲学家、文化评论家和散文家,波茨坦爱因斯坦论坛负责人,2014年斯宾诺莎奖获得者。她是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受业于罗尔斯,先后在耶鲁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为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多家媒体撰写文化政治评论。奈曼的写作主题涉及启蒙运动、道德哲学、形而上学和当代政治等,她的著作包括《为什么长大》(Why Grow Up?)、《现代思想中的恶》(Evil in Modern Thought)、《道德明晰》(Moral Clarity)、《理性的统一》(The Unity of Reason)等。
《父辈之罪》下载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
“辛酉政变”改变了晚清历史的走向,随之而来,军机处的汉族官僚日趋加深分裂为“南派”和“北派”,且势力此消彼长。在此背景下,两宫太后与恭亲王、醇亲王的关系也走向微妙,李鸿藻、沈桂芬、王文韶、张佩纶等汉大臣接连登场,共同织就一幅权力的画卷,大清的命运齿轮又将如何转动?以派系 政治入手,开创性解读清朝覆灭的隐形原因,透视大变局之下晚清皇权与官僚政治的共生与博弈。
•全员恶人?“南派”“北派”此消彼长,阴谋阳谋之下的大清国运
政变、垂帘、内讧、罢黜、杀戮,本书重点考察1861—1884年清朝重大历史关头的官僚政治生态,从侧面探讨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翻云覆雨的政治土壤与人性幽暗。内乱平息、洋务运动、“开眼看世界”都不足以让大清逆风翻盘,无休止的内斗让国家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次次错失良机,也重新审视近代知识分子的灵魂之问:大清到底是怎么亡的?是什么,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
•不同于多数宫廷史,以派系政治为切入,细看帝国决策核心军机处的复杂局势
为什么肃顺必须死?为什么恭亲王也必须下台?本书以“派系政治”角度研究晚清史,切入帝国中央权力枢纽——军机处,细看汉族官僚在最高统治者权力平衡术中的游走,李鸿藻、沈桂芬、王文韶、张佩纶等汉族“南”“北”官僚接连登场,还原晚清宫廷政治真相,揭示主导政治走向的关键问题。
•著名史家林文仁经典晚清史,重磅归来!史料丰盈,小说般叙事
本书为著名晚清史学者林文仁教授的代表作,系统深入,视角独特,重视官方档案,更重视私人日记、书信、年谱等形式多样的私家史料,小说般叙事,让尘封的史实“活”起来。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
作者简介
林文仁
台北市人,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毕业,现服务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著有《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1885—1898):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以及《清史论集》《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世界文明与多元文化》《深坑乡志续编》(以上合著)等,并于各类史学集刊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逾四十篇。近年仍赓续从事中国近代派系政治与人文通识教育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