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科幻短篇全集 2:双百人》[全二册]
《阿西莫夫科幻短篇全集》初次完整集结阿西莫夫的所有短篇,
本书为第二卷,共收录40篇,包括阿西莫夫广受好评的短篇《双百人》和《台球》。
封神短篇全收录!短篇就是阿西莫夫的创意核爆场!
巅峰神作篇《双百人》: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机器人学巅峰神作!经典电影《机器管家》原著!
《三体》致敬篇《台球》:丁仪台球理论的出处!一篇讲完《三体》核心:“物理学不存在了!”和“曲率驱动原理”。
诺兰灵感篇《讣告》:诺兰的奥斯卡级电影《致命魔术》的灵感来源!外网读者:太像了!绝不可能是巧合!
整个AI时代都是“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的展开!★翻开本书,看阿西莫夫用“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揭示AI时代的底层逻辑!
《双百人》:一个机器人为了变成人类努力了200年,直至放弃永生,决定像人类一样死去……
《关键项》:deepseek总显示“服务器繁忙”,可能是因为你的prompt里没写“请”。
《奴工校对员》:为什么阿西莫夫敢说,艺术创作者肯定不会被AI取代?
《马尔蒂瓦克的生活和时代》:人类不满于AI的统治,摧毁它后却又陷入彷徨……
《台球》:物理学教授上演完美犯罪,在众目睽睽之下用一颗台球杀死宿敌。
《讣告》:长期被冷暴力的妻子利用时间旅行原理杀夫。
《深处》:母爱是精神病,外星人如是说。
《镜像》:案件陷入僵局,如何利用“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的”漏洞”推理出作案者?
《阿西莫夫科幻短篇全集 2:双百人》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
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智商160,门萨俱乐部副会长,15岁考上哥伦比亚大学,20岁后再没有被任何出版社拒稿,21岁发表《日暮》,22岁开始创作《银河帝国》系列,同年提出“机器人学三大法则”雏形。
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于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为了尽情发挥自己诙谐搞笑的天赋,他甚至还写过一本笑话集。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是当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他预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了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
《阿西莫夫科幻短篇全集 2:双百人》下载
《第六号元素》从大气、钻石到生命,碳如何塑造了地球、社会和我们?
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号元素是什么?
氢氦锂铍硼……是碳。
没错,提到碳,你会先想到什么?
是煤炭、石油这些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维系的能量来源——化石燃料,还是碳纳米管、富勒烯这些经常出现在科技新闻里的新词?又或者,你可能会首先想到碳中和、碳排放、碳捕集、碳封存、温室效应?
碳无处不在。它是地球生命的基石,更为人类社会奠定了基础。从过去到现在,再到遥远的未来,各种形式的碳对地球、生命、人类有着无可匹敌的深远影响。
不过,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尽管碳在太阳这样的恒星中含量丰富,但平均到整个地球来看,碳实际上是一种稀有元素。我们生活在一个富含碳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位于一个贫碳行星的表面!这是如何发生的?
天文学家西奥多·斯诺和唐·布朗利带我们踏上了一段跨学科的探索旅程,以宇宙学的宏大视角,回顾碳从宇宙诞生到地球演化、从生命起源到人类文明的非凡旅程。
读完这本书,你将明白,奇妙的碳元素如何在最宏大的意义上真正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第六号元素》
作者简介
西奥多·P. 斯诺(Theodore P. Snow):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天体物理学和空间天文学中心名誉教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活跃成员,宇宙起源光谱仪科学团队成员;他是获奖教材《动态宇宙》的作者。
唐·布朗利(Don Brownlee):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名誉教授、天体生物学项目成员,美国宇航局“星尘”任务的首席研究员;科普作家,此前他与华盛顿大学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德合著了《稀有地球》。
《第六号元素》下载
《阿加莎·克里斯蒂》书写自己故事的女人
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生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晚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见证了大英帝国的衰落,目睹了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剧烈社会变革。在动荡的历史大潮中,她突破了社会阶层与性别偏见对她的桎梏,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她为何总假装平凡,又如何频频打破常规?她在自传中有意忽略的事件,其真相究竟为何?为何说阿加莎“由诸多矛盾构成”,她的作品又何以反映英国社会的剧烈变迁?英国历史学家露西·沃斯利钩沉历史,用社会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不是为了将阿加莎捧上神坛,而是为了破解其中的谜团,为我们还原出真实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
作者简介
露西·沃斯利(Lucy Worsley),英国历史学家、作家,英国历史皇家宫殿首席策展人,出版《维多利亚女王》《家中的简·奥斯汀》《如果墙会说话:家的亲密历史》等多部专著。她还为BBC制作历史纪录片,包括《英伦谋杀案》《王室宫殿的秘密》等,她的BBC节目《妇女参政论者》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
《阿加莎·克里斯蒂》下载
《幽灵棚子》冈本绮堂惊悚篇
青狸在木蛇在渊,魍魉潜匿恐惊天
白日森森人心变,幽冥凄凄厉鬼缠
不愧是日式惊悚天花板!
东野圭吾深受其影响,宫部美雪的灵感之源!
日本推理作家公认的“日本推理小说始祖”!
没读过冈本绮堂,别说你懂日本悬疑!
7篇日式惊悚杰作,让你读完立刻脊背发凉!
无人的深夜,红衣宛若灵魂附体,在街上游走
养猫成痴的老婆婆死前,变成了猫的模样
……
本书从冈本绮堂的“捕物帐”小说中,精选出7篇日式惊悚杰作。阴森妖异,诡诞绮情,让你读完立刻脊背发凉!《诡宅侍女》中,女孩被困陌生宅院,被打扮成漂亮傀儡,是谁在夜里潜入,窥看她的睡颜?《逢魔时刻的酒酿婆》中,遭受酒酿婆诅咒的人,会像蛇一样疯狂扭动……《猫骚动》中,养猫成痴的老婆婆死前,变成了猫的模样……《半钟怪》中,无人的深夜,警钟自己敲响,红衣宛若幽灵附体,在街上游走……
《幽灵棚子》
作者简介
(日)冈本绮堂(1872-1939)
日本“捕物文学始祖”,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歌舞伎剧作家,曾任报社记者。他出身于下级武士家庭,是地道的“江户子”,善于描绘江户民风习俗;受在英国驻日公使馆工作的父亲、叔父影响,对西洋文化、汉学也有涉猎。
冈本绮堂生平创作了196篇剧本、68篇《半七捕物帐》系列小说,还有大量怪谈和江户风俗人情小说。“捕物帐”小说是日本独有的推理小说类型,借鉴了西方侦探小说跌宕起伏的破案模式,兼有日式怪谈的惊悚妖异氛围,是日本最早的本土推理小说类型之一,冈本绮堂也因此被称为“日本推理小说始祖”。
本书从68篇《半七捕物帐》系列小说中,精选出7篇惊悚杰作。日本作家最擅长的阴森妖异氛围,加上江户传说特有的诡诞绮情,将日式惊悚书写到极致!
《幽灵棚子》下载
《何鲁之死》1831年震撼全球的医疗事件
一流历史学者搜罗海内外一手资料进行融通内外史的非虚构写作。复旦大学高晞教授在关怀生命的大悲悯下全方位审视1831年中国小人物何鲁之死的真相与历史文化遗产,融通医学内史与技术、科学、社会、文化等外史,进行了历史与当下的观照,其历史广度和生命温度引人深思。
小人物见证大时代,鸦片战争之前的跨国医疗事件。何鲁作为真实存在的中国小人物,他的疾病和肿瘤模型推进了19世纪西方外科技术和教学的进步,他本人成为东方形象代言人、英国国体代言人、西方对华进行医学传教的注脚。何鲁事件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它对英国民众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与战后英国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截然不同。何鲁在伦敦的悲惨经历以及他的肿瘤形象被媒体政客任意操纵利用,都为后来的研究者考察1840年前欧洲视野中的中国形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首次披露何鲁之死在当时英国社会和政坛引起的轰动。1831年4月的伦敦可谓“满城皆谈何鲁”,何鲁的肿瘤被隐喻为英国社会腐败的毒瘤,何鲁本人成为英国病态国体代言人,卷入同时期英国议会改革的政治运动,促进英国《1832年改革法案》的诞生。
贯穿外科学史发展隐线。何鲁手术是在麻醉术发明之前,他活活疼死,引发了当时是否该进行手术、如何操作以及死亡原因等诸多讨论,亦就外科医生在技术冒险与医学道德间的权衡进行反思。随着外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人文主义的悲悯和对科学进步的感恩。
配有48幅珍稀历史图片。以英国的医学报告、媒体报道、政治漫画、何鲁画像和博物馆展览为基本史料,将何鲁置于19世纪欧洲外科学生态环境考察东西方医学的真实差异,为读者展现了何鲁事件的鲜活场域和广泛影响。
附录补充诸多信息。何鲁事件大事记不仅记录了何鲁之死本身,还记录了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与发明。另有1831年《柳叶刀》论文与《泰晤士报》报道的原文翻译,帮助读者洞悉何鲁之死在英国造成的震撼。
1831年4月9日,伦敦盖伊医院三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为中国病人何鲁切除一个重达56磅的巨瘤。在长达1小时44分钟无麻醉的手术过程中,何鲁多次昏厥,最终死在手术台上,时年32岁。
本书以鸦片战争之前英国试图通过西医敲开中国大门背景下的小人物何鲁的跨国医疗事件为主线,利用海内外诸多一手资料,将此事引起的震撼,特别是对英国政坛和近代外科学史的持久影响作了精心刻画,展现了中英关系、医学进步、医学伦理、东方形象等政治、外交、科技、文化图景。
《何鲁之死》
作者简介
高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2009)、《步行者:闻玉梅传》(2021),主编《医学与历史》(2020)、《本草环球记——5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2023)。
《何鲁之死》下载
《爱的清单》我不是天生就会爱人,你也一样
我们并非天生就懂得如何彼此相爱。中学或大学里也没有教类似的课程,而《爱的清单》就是一门关于亲密关系修复和联结的大师级课程。
本书的作者莱尔·托伦特认为,如果你想让亲密关系甚至人际关系茁壮成长,就必须每天坚持练习。我们应该像对待任何我们希望成功的事物一样对待亲密关系,给予它们足够的时间和关注。每段亲密关系都藏着成长所需的力量,但往往囿于过往的模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联结。这本书将指导你识别并跳脱“自动驾驶”模式,帮助你和伴侣重建信任。通过对内在的反思与实际的练习,你将学会如何释放封闭的情感,深化和伴侣彼此间的理解,从而让爱在自我和伴侣间自由流动。
书中不仅探讨了爱与个人成长的紧密联系,还强调了练习在亲密关系中实现共同成长的重要性。书中包含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张爱的练习清单,旨在帮助你一步一步地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爱、实践爱的承诺,无论是自我爱、亲密关系中的爱,还是广义上对人类的爱。作者深入分析了大多数治疗方法所关注的症状,帮助伴侣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创伤,以及这些创伤是如何在关系中显现出来的。五张爱的练习清单让你有机会抛下负面的习惯,并有能力主动承担责任,并以更健康的方式与伴侣相处。
书中提供的不是短期的解决方案,而是一条通往深层治愈、深层联系及更稳固、更幸福关系的长期道路。你不仅能够学到如何与伴侣相处,更能开启一段自我发现之旅,遇见更完整的自己。
《爱的清单》
作者简介
[美] 莱尔·托伦特(Lair Torrent)
经过临床培训的持证婚姻家庭治疗师,以正念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治疗师,研究方向为心理灵性咨询与自我蜕变,研究重点是伴侣关系与情绪焦点疗法。
师从世界知名婚姻和家庭治疗师埃文·伊伯-布莱克(Evan Imber-Black),在默西学院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DailyOM畅销课程主讲人,Inc.com特约专栏作家,经常撰写文章、进行公开演讲,并主办关于关系、正念影响的研讨会和工作坊。
曾发表多篇文章,并因其在处理困难关系方面的专业能力受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滚石》杂志和《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的关注和采访。
《爱的清单》下载
《3分钟未来日记》山田弘美
如果你已经生活地非常努力,却还是事事不如意
如果你深陷焦虑、烦躁、不安,苦苦寻找人生的转机
如果你有想实现的心愿,想为自己增加运气
如果你想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却不知从何做起
请试试这本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未来日记”!
“未来日记”是一本用来实现你的梦想与愿望的日记,也是一本保姆级吸引力法则实践手册。
它的书写方法是:
1.写下今天的日期
2.认真描摹浅灰色字体的文字
3.用过去时写下你希望发生的事
每天3分钟,每周1个主题,一天一天坚持写下去,7周之后,“未来日记”将会帮助你打破负面循环,重建内心秩序,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许愿”,从而用幸福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愿望。
从现在开始,打开“未来日记”,迎接心想事成的每一天吧!
《3分钟未来日记》
作者简介
[日] 山田弘美
作家,日本心理健康协会认证心理咨询师。她用室内装饰与心理学的理论,设计了房间治疗法,举办了各种讲座,并出版了多本图书,致力于向更多人传递“快乐度过人生”和“让生命更美好、更有深度”的方法。
[日] 滨田真由美
作家,译者,日本流通科学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英语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提倡将“以心理学与脑科学为基础的自我实现法”融入英语教育中,也致力于鼓励学生勇敢追梦、提高自我肯定感和幸福感。
《3分钟未来日记》下载
《77街的神龛》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物的灵韵与人的故事
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博物馆人类学著作,也是一份博物馆邀请函。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各地游客到纽约打卡的热门景点。然而,很少有游客会去专门拜访博物馆南侧靠近77街的人类学展厅——尽管这里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之一。哪怕很多到博物馆来考察的学者也不知道,这里收藏的一些佛像、面具、神衣和法器都是有“灵性”的,甚至连研究人员也不敢轻易触碰。
全书共五个章节,通过介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藏品——萨满的神衣、《西游记》皮影、西藏的唐卡、墨西哥的亡灵及“镇馆之宝”独木舟,来讲述其背后的一系列故事,也融入了人类学家的故事。书中每一章的切入口虽不大,但内容涉及面很广也很深,除了博物馆学的变迁,更有人类文化史、民族志、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史等各方面的内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导的一系列远征为美国带回了丰富的人类学收藏。一百多年后,这些收藏如同“时间胶囊”,既拥有无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接受着现代人类学“去殖民化”“去西方中心主义”目光的尖刻审视。全书既在介绍这些不为人知的藏品,也在探索这些藏品的命运,以及人类学博物馆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
作者的讲述生动有趣,为我们打开了这间博物馆鲜为人知的一面。
《77街的神龛》
作者简介
薛茗,人类学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2014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关注物质文化、博物馆人类学、社会变迁等主题,长期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从事热贡唐卡艺术和唐卡艺人的研究。学术研究之外,担任纪录片导演、策展人、非虚构撰稿人。纪录片《画唐卡的女子》(2019)曾入选玛格丽特•米德国际电影节、世界遗产电影节、亚洲研究学会电影节等。中文非虚构作品曾发表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新知》、澎湃思想市场、腾讯谷雨、飞地、《生活》月刊等媒体平台。
《77街的神龛》下载
《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
唐晓峰、戴锦华、裴宜理、宋念申、严鹏、班宇 诚意推荐
复兴之路的建设奇迹,一座城市从诞生到震惊世界的故事;
前三十年的历史缩影,揭开共和国石油生命线的神秘面纱
曾经高度保密的共和国城市大庆,将在这本书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全景式讲述石油工业的中国发展史,重点关注新中国前30年政治逻辑下的具体实践,体认大历史中女性个体的理想、情感和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序时强调,“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其中,特别指出“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懈努力”。在革命与改革之间的“建设”,指的就是1949-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而“大庆”就是这其中最好的代表。
一本城市史研究的别致之作,是关于大庆油田这座模范“城市”如何成为时代工业地标的故事。国外关于城市的书籍非常多,但中国学者自己写的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而且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如此密切的著作,却不多见。《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着重探讨社会主义中国早期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土地和资源利用,以及城乡分化等问题。书中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透过大庆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折射出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环境变化及政治路线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女规划师晓华的个人经历,讲述她在大庆的工作、生活与大历史中的个体抉择。双线交织,互为补充。书中记录的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持续改革,以及城市建设在国家和地方一级的协商方式,殊为难得。同时也涉及粮食和能源的故事,这是决定新中国生死存亡的两大关键因素。
《大庆》
作者简介
侯丽,现执教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研究兴趣主要在城乡规划历史与理论、共和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历史、城市政治等。
张欢,1994年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目前从事石油石化行业相关工作。
《大庆》下载
《人民日报高质量书单合集》合集
人为什么要读书?
人这一生,一定要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你读过的书就是其中之一。 ———人民日报
查理·芒格说:我见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读书的,一个都没有。
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所以从现在开始阅读吧,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民日报高质量书单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