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历史》汤姆•斯丹迪奇
这是一次穿越了5500年人类历史、令人眼界大开的公路之旅。交通如何不可避免地塑造了人类文明?汤姆·斯丹迪奇为我们揭晓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从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车轮开始,斯丹迪奇带领我们快速穿越了马车、火车和自行车时代,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相继出现的交通方式是如何融入我们生活的,从城市地理到时间体验,再到我们的性别观念。接着,斯丹迪奇深入探究了汽车发展的历史,探讨了社会对汽车的抵制,以及在汽车被广泛使用过程中社会所发生的剧变。汽车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治理方式,改变了世界的布局和交通管理模式,也改变了世界的外观、声音和气味——而且并不总是以我们喜欢的方式。 如今,在共享出行爆炸式增长,以及多年来有关自动驾驶汽车的各种预测之后,由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重叠引发的社会变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批判性地重新审视我们与汽车的关系。
在《车轮上的历史》一书中,斯丹迪奇推翻了盛行的谬见,思考了那些我们未曾选择的道路,并引领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过去。由此,我们才能创造出一个想要看到的未来。
《车轮上的历史》
作者简介
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毕业于牛津大学,目前是《经济学人》杂志的副主编,此前还在《经济学人》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也为《卫报》《每日电讯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撰稿。其作品包括《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历史》《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等。
《车轮上的历史》下载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
十位复旦大学名家,以中国文化史十大经典主题为脉络,解读3000人文经典,讲述3000文化传承:邵毅平讲《诗经》,傅杰讲《论语》和《孟子》,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陈正宏讲《史记》,仇鹿鸣讲《世说新语》,汪涌豪讲“唐诗”,侯体健讲“宋词”,姜鹏讲《资治通鉴》,吴震讲《传习录》,郜元宝讲《红楼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你打开经典之门,带你领略3000年人文经典之美。
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儒家到道家,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千年不断。自先秦开始,这些经典滋养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值得每一个人认真了解和感受。
《从诗经到红楼梦》
作者简介
一条课堂是一条旗下的付费课程,为专栏式订阅课程。《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10教授的人文经典课》这是由一条联袂复旦大学10位名师教授,共同打磨、出品的第一堂课,10位复旦教授,为你解读3000年人文经典,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每个中国人都值得听听。每周更新2讲,共更新50讲,包含全部10位复旦教授所讲全部内容。
《从诗经到红楼梦》下载
《复利人生》尼古拉·贝鲁贝
投资本是件简单的事,而整个金融业都在努力将其复杂化,以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在人们不断涌入股市的当下,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任何投资者只需每年花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就能致富并获得超过专业人士的投资回报。作者在初学投资时曾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但他从未停止思考是什么区分了资本市场的赢家和输家。他持续观察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投资者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并与他们见面、对他们进行采访,最后将其中的洞见收入书中。
作者还列举了一些经典有趣的例子,例如蒙娜丽莎失窃案、艾萨克·牛顿的股市灾难、以及世界上一些伟大投资者所犯的错误等,使学习投资的过程成为一段充满历史轶事、心理学和金融知识的引人入胜的旅程。
最终,通过分析最新的研究成果,作者给出了一些经过验证且易于实施的投资方法,并为今天开始或想要掌控投资的人们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复利人生》
作者简介
尼古拉·贝鲁贝是加拿大《新闻报》的一名获奖金融作家兼记者,该报是加拿大最大的新闻机构之一。他曾作为该报首位西部通讯记者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生活七年,曾获加拿大国家报纸奖,并成为加拿大新闻界最高荣誉米歇纳奖的决选入围者。《复利人生》最初以法语出版,在加拿大一经推出便成为畅销书。
《复利人生》下载
《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
叙利亚,这个古老名词一直被用来指代一片拥有灿烂文明的土地。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横跨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几千年来,叙利亚先后成为亚述、埃及、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周边强权相互竞逐和交流的舞台,无数的军人、教士、商人、游牧者、冒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的史诗。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叙利亚破碎而脆弱的社会底色。
19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弱,叙利亚再次受到了帝国和地方权力交叉的冲击。无论是地方精英的统治,还是来自埃及的干涉,都轮番打破了这里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权力平衡。一战后,一个独立的、立宪的阿拉伯叙利亚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崛起。然而欧洲列强的介入,使得独立和宪政的梦想最终破灭。伴随着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这片本就是被拼凑起来的土地,最终在二战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实现了从叙利亚地区到叙利亚国家的转变。然而独立后的叙利亚仍频繁发生暴力冲突,因为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社会、地理、政治和民族的分歧,最终导致军人掌握了政治话语权。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这个国家再次产生裂痕,暴力与冲突成为叙利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书的作者马修·雷伊将目光聚焦于叙利亚在1780—2013年之间的历史,探究了造成她破碎而脆弱现状的历史根源。
《叙利亚》
作者简介
马修·雷伊,法兰西公学院副教授,法国东方研究所当代研究中心主任,重点研究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政治制度。他亲眼目睹了叙利亚危机的发展,并在许多出版物中进行了分析,还发表过演讲并发表了关于中东选举、发展政策、冷战的文章。
《叙利亚》下载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
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路易十四为他的继任者留下了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君主制政体。但在1789年,“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博弈不仅彻底摧毁了前者,还使其声誉扫地,法国也随之陷入动荡之中,直到拿破仑重建秩序。
本书勾勒了这段承上启下历史时期的波澜画卷,科林·琼斯以扣人心弦的讲述,追溯了在这个跌宕世纪中走向迟暮的波旁王朝。王权与高等法院间难以调和的斗争,贵族与平民间无法弥合的分野,启蒙运动的浪潮,对外战争的冲击……当“太阳王”的遗产在愈益复杂的环境中难以为继,“伟大民族”也注定将步入新的纪元。
《伟大民族》
作者简介
科林·琼斯,英国历史学家、法国史专家,曾任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主席。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于伦敦大学任教,曾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黎八大、法兰西公学院等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任访问学者。著有《剑桥插图法国史》《凡尔赛宫》《微笑革命》《伟大民族》等十余部著作。2014年,因其在历史研究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大英帝国勋章。
《伟大民族》下载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丝绸之路,是商业贸易之路,也是东西对话之路,是友好往来之路,更是文化交流融合之路。本书作者从西安、碎叶、撒马尔罕、布哈拉、伊斯坦布尔,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感受古代文明现场;并通过自己考古生涯中值得铭记的经历,比如青海都兰吐蕃大墓的发掘,对海底沉船“黑石号”的探密等等,看考古现场,读出土文物,亲眼见证遥远的历史,亲手探索未知的文明。本书有大量考古现场照片及精美文物照片,是不可多得的考古视觉盛宴。
《我在考古现场》
《我在考古现场》下载
《故宫六百年》祝勇
本书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回顾,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故宫六百年》
作者简介 · · · · · ·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艺术学博士。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出版作品四百余万字,代表作有《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旧宫殿》《血朝廷》等。
任《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大型纪录片总撰稿,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
《故宫六百年》下载
《文明的地图》一部丝绸之路的风云史
张信刚教授对“一带一路”各区域的历史、政治、文化有多年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寻访。他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地缘政治、文化脉络等角度展开,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两种角度深入剖析“一带一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在他看来,“一带一路”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也是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同时,他将其个人行走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体验融入书中,并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一带一路这一话题描述得生动且充满趣味,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感知丝绸之路沿线的人口迁移、文化交融、地缘政治风云、各国历史渊源,以及当今国际形势,更容易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的文化意义、历史传承和国际影响。
无论是对丝绸之路、文明变迁的宏观描述,还是对大中亚、印度、伊朗、高加索、土耳其等地的单独透视,这本书都堪称历史、文化的盛宴。
《文明的地图》
作者简介
张信刚,世界知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及讲席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先后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及美国南加州大学。1990年后,先后出任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创始院长、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学院院长、香港城市大学校长。曾担任香港文化委员会主席、香港创新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公职。被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名誉教授。
2007年退休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商学院及土耳其海峡大学讲授人文通识课程,并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名誉院长。
获颁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金紫荆星章、法国国家学术棕桐司令勋章。
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研究专著两集,获得一项加拿大专利。著有关于教育、文化与文明的中英文著作13部。
《文明的地图》下载
《喧哗的大多数》艾伦•雅各布斯
当今网络发达,人人身处信息洪流之中,持有不同观点者常常无法相互理解,从而爆发矛盾,甚至在网上激烈骂战,网络暴力愈演愈烈。
点赞、跟风、人设、控评、拉黑、站队、洗脑、网暴、带节奏……人们的思考往往被一系列认知偏差、舆论和情绪所影响,很难公正客观地看待问题。甚至,当人们称赞某人“独立思考”时,他们通常指的是:这个人不再像我讨厌的人那样说话,他听上去更像我赞同的人了。
美国人文学杰出教授雅各布斯对此提出了解决之道,讨论了何为“独立思考”、怎么避免“集体性狂热”、如何“理解异见者”、站在对立者视角看待问题,以及语言暴力的出现可以部分归因于网络技术引发的失控状态,它让从来没有见过面、可能也永远不会见面的人,彼此隔空对话。
雅各布斯旁征博引,结合现实案例,帮助人们化解互联网时代中人际交流的困境,并开始反思我们在互联网中的言论与表达。
《喧哗的大多数》
作者简介
艾伦•雅各布斯(Alan Jacobs)
美国贝勒大学荣誉学院人文学科杰出教授、宗教研究系常驻教师。
著有:《纳尼亚传奇:C.S.刘易斯传》《原罪:文化史》《阅读的神学》。
他关于文学、文化的评论文章广泛刊登于《波士顿环球报》《美国学者》《牛津美国》等。
其代表作《如何再次拿起书》于2019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喧哗的大多数》下载
《土星之环》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悼念上升的幻觉
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
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
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
本书是塞巴尔德继《移民》之后又一享誉国际的作品,记录了叙事者“我”一段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行经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被遗弃的岛屿,回忆讲述各种奇异的故事,如托马斯·布朗的头颅、伦勃朗的解剖课、鲱鱼的自然史、康拉德的非洲之行、中国的宫廷火车、糖与艺术的历史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耶路撒冷神庙的模型、诺维奇的蚕桑业,等等。
这是一段真正的文学之旅,这些穿杂在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集体与个人回忆交织,图片与文本相辅,梦境与现实共生。读者受邀进入这座回忆博物馆,与塞巴尔德一同观察生存与记忆、变化与遗忘。
《土星之环》
作者简介
[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1944年生于德国,1970年起任教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2001年因车祸去世。作品风格独特,被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级别的作家。代表作有《奥斯特利茨》《移民》《土星之环》《眩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