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电子书 的文章
《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
本书是第一次以中国美学研究的视角,系统性梳理中国书法在历史过程中审美流变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它是方建勋老师写给大众的“书法美的历程”,结合800余张的珍贵碑帖图片为对照,自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至两汉石刻隶书、晋人行书、唐人楷书……将不同时期、不同字体的风格形态特征以及背后蕴含的审美观念拆解,通过融合中国美学精神,以独特理论与学术视野,赋予书法研究以新高度,以简明扼要、优美的语言阐述书法何以美,如何美。
《中国书法之美》
作者简介
著名书法教育家、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美学专业博士、艺术史方向博士后、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主讲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国书法通识》《中国书法十五讲》《印境》等。著作入选第二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中国好书月榜等。去年8月,“写意——方建勋书法篆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中国书法之美》下载
《环球科学》2023全集 附2024
环球科学是一本以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民族科学精神为宗旨的科普读物,也是《科学美国人》的中文版。该杂志超过70%的文章直接来自《科学美国人》英文版和其他版本,内容涵盖环境生态、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等领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全球最新的科学成果以及科技对人类未来商业、文化、伦理和政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环球科学》
《环球科学》下载
《玻璃底片上的宇宙》哈佛天文台与测量星星的女士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哈佛天文台是最早雇用女性担任计算员的机构。起初,这些女计算员来自天文台常驻天文学家的妻子、姐妹和女儿,她们计算和解译男同事夜晚观测的结果。随后,越来越多的女子学院毕业生加入其中。她们见证了摄影术与光谱学兴起的时代,工作内容从计算转向研究“玻璃底片上的宇宙”——通过天体照相定格在玻璃底片上的星星;利用这些底片分析恒星光谱、进行恒星分类、编纂星表、发现新星和变星,并找到一种通过星光测量太空中距离的方法。
这是一个有关哈佛天文台历史上赞助人和天文学家的故事,也是一部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的天文学史。作者通过日记、信件和回忆录等大量材料为我们精确还原了哈佛天文台与近现代天文学发现史上的一些重要现场,以及背后许多不曾为人知晓的点滴。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回到了爱德华·皮克林与哈洛·沙普利任职哈佛天文台台长的时代,亲历了天文台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到秘鲁再到南非的观测活动与玻璃底片库的扩充,见证了安娜·德雷伯和凯瑟琳·布鲁斯两位女性赞助人对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慷慨解囊,更沉浸于威廉明娜·弗莱明、安妮·坎农、亨丽埃塔·莱维特、安东尼娅·莫里和塞西莉亚·佩恩等女天文学家的职业生涯中——她们创造了历史并影响至今。
《玻璃底片上的宇宙》
作者简介
(美)达娃·索贝尔,著有《经度》《伽利略的女儿》和《一星一世界》等书,曾任《纽约时报》科学记者,长期为《纽约客》《奥杜邦》《发现》和《哈佛杂志》撰稿。她曾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个人公共服务奖”,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布拉德福德·沃什波恩奖”以及多项写作奖。
《玻璃底片上的宇宙》下载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版》[全12册]
《二十四史》是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编写工作始自西汉,止于清代,编写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年。这二十四部史书,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钦定,是得到统治者认可的“正统”史书,也就是“正史”—“二十四史”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的。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版》
《二十四史:文白对照版》下载
《儿女风云录》王安忆
本书是王安忆最新长篇小说。《长恨歌》后三十年,王安忆再写上海滩《儿女风云录》。
小说围绕上海老爷叔“瑟”“堪称颠覆”的式微人生展开。他出身富门,少年时家道中落,单身北上舞蹈学校,吃尽大漠风沙,世人冷面,直至中年,妻离子散,孑然一身,两手空空,沦落舞厅谋生……在国内度过大半生之后又和父母远赴美国孤悬海外。“母子二人合起来一整部家族史,主旋律为失去,失去,失去,所以,最后的一点剩余,人生的托底,谁都不能让”……
小说时间跨越幅度长,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直写到当下,宏阔的时间之河,承载的是一个个不同身世、命运的小市民的悲欢。柯柯、阿陆头、黑三;阿郭、“埃塞俄比亚”、“啧啧”,环绕在瑟左右的男女,他们的人生都有残缺,都是都市中的Loser……
《儿女风云录》
作者简介
王安忆,生于1954年,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在《儿童时代》任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年底学习结束回原单位。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04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儿女风云录》下载
《混血的文明》拉丁美洲5000年
纵览拉丁美洲5000年文明之路
北京大学两代拉美史学者联手创作
从欧、美、非三大洲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角度,观察这片孤独而又魔幻的大陆。
拉丁美洲,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充分展现了古代美洲人的智慧,在文字、数学、建筑和天文历法方面成就斐然;阿兹特克人则充分体现了古代美洲人的尚武精神,通过征伐建立起一个军事强国;而印加人则凭借其杰出的管理才能在安第斯高原创建了南美洲的大帝国。
15世纪以来,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及殖民者向美洲输入黑奴,美洲本土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欧洲文明和非洲文明被移植到这片大陆。但是,这三种文明并非平等地融合在一起,强势的欧洲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弱势的美洲本土文明和非洲文明在被动地适应欧洲文明的过程中勉强生存下来。在整个殖民时代,经过300多年的冲突与融合,拉丁美洲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混血文明。
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地区摆脱了宗主国统治,独立建国。然而政治的独立并没有带来经济的繁荣。形成于殖民时期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仍然主导着拉美各国,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严重依赖于西方,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直到二战后才略有起色。但好景不长,拉美各国又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与经济停滞相伴的是政治的左右摇摆和社会的动荡:民主政权与威权政权交替出现,许多国家至今仍被这个魔咒困扰;贫富差距悬殊,大规模民众抗议乃至武力抗争此起彼伏。这片大陆的未来何在?
本书带我们回顾了拉丁美洲艰难而又独特的文明之路,从5000年前文明的曙光在安第斯沿海初现,一直讲述到21世纪初的“粉红浪潮”,以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以及宗教文化三个层次来阐述拉丁美洲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特征,是理解拉丁美洲历史和现实困局的一把钥匙。
《混血的文明》
作者简介
林被甸,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曾获北京市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著有《通向现代世界的五百年》、《中国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史》以及《拉丁美洲史》(与董经胜合著)等,译有《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合译)等。
董经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学术委员、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术委员,著有《巴西现代化道路研究》、《土地与自由:墨西哥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动员研究》、《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以及《拉丁美洲史》(与林被甸合著)等。
《混血的文明》下载
《AI时代》[书单14本]
《AI时代》书单14本包含:1 AI未来进行式、2奇点更近、3千脑智能、4协同进化、5浪潮将至、6智能时代、7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8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9我看见的世界、10拐点(万维钢新书)、11智慧的疆界、12AI3.0、13深度学习革命:从历史到未来 -凯德·梅茨、14这就是ChatGPT。
《AI时代》
《AI时代》下载
《阅读不息》坂本龙一
坂本龙一首部关于阅读的作品。坂本龙一在生前自传《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中,提到他曾有个梦想,想做旧书店的老板。他从2017年开始,按照自己的阅读品味,秘密建造了一间私人图书馆。这间名为“坂本图书”的私人图书馆坐落于东京某地(地址非公开),馆内收藏了一直陪伴在坂本龙一身边、为他提供创作和思考食粮的书籍。本书以文字的方式将坂本龙一的个人图书馆呈现给读者。
书中收录了坂本龙一从2018年到2022年,在《妇女画报》上刊登的连载栏目“坂本图书”全36篇文章,讲述了坂本龙一最爱的36本图书。书中还收录了2023年3月8日坂本龙一和编辑铃木正文的对谈,“2023年的坂本图书”,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坂本龙一在生命最后时光中,畅聊自己在读的10本书,以及他对于生命与阅读的思考。
本书展现了坂本龙一最后几年的阅读品味,他的阅读趣味天马行空:从夏目簌石到德里达,从布列松到塔可夫斯基到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大岛渚,从八大山人到村上龙……让读者从坂本龙一的阅读品味,让更全面地了解坂本龙一。
《阅读不息》
作者简介
坂本龙一,日本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东京,2023年逝世。幼年学习钢琴、作曲,后取得东京艺术大学硕士学位。至今发行音乐个人音乐专辑约80张,为40余部影片配乐,另与他人合作专辑30余张。获得过几十个国际音乐奖项,其中《末代皇帝》一片的电影配乐为 其奠定了国际地位。著有《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音乐即自由》等。
《阅读不息》下载
《诡计策划师》片冈翔
音更风゛是已故著名推理小说家凤亚我叉的狂热粉丝,自称是书中名侦探奥入濑龙青的转世。她现在就职于凤亚我叉的纪念馆——凤凰馆,担任女仆。然而,凤家众人貌合神离,四个孩子彼此心存芥蒂,长子春磨找到诡计策划师豺,企图杀害妹妹白雪。为了阻止,风゛说服豺,实施不必真正杀人的新计划。
然而,行动当天意外频发,竟然接连有人真的被杀……
《诡计策划师》
作者简介
片冈翔
电影导演、编剧、小说家。一九八二年出生于北海道。二〇二二年执导的《这个孩子很邪恶》在第四十二届波尔图国际电影节获得评委会特别提名。
作为编剧也精力充沛地持续创作,作品有电影《黄色大象》《町田君的世界》《噪音》《线,画出的我》以及电视剧《涅墨西斯》等。
二〇一七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再见,先生》。其他代表作还有《你的右手有蜂蜜香》《会被她杀死》。
《诡计策划师》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全新补订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原为王力先生主编的汉语言专业大学教材《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由马汉麟先生执笔。由于该部分在自成体系且架构完整,因此,非常适合作为独立著作出版。
全书共分为十四章,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
每章结合古代诗文里的案例讲解该部分最核心的概念,加上行文平易简洁,雅俗共赏,一直以来,都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入门经典。
本次新版,在充分尊重王力先生主编工作的同时,也使广大读者充分了解马汉麟先生作为撰者所做的工作,以及诸位先生在文化教育领域的通力合作、精益求精。
同时,为了使本书更好读、更易读,并使更多读者从阅读中有所收获和思考,本次邀请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者、南开大学余才林副教授对原作进行补订,一方面补充更多文献,一方面更正部分疏误。
新增的100多张彩图,大多为古书画、古地图或古物照片,力图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存中,选取最珍贵、权威,并与原作紧密相关的内容展示给读者,与原作及补订文字相互生发,帮助读者直观、明晰地领会中国古代文化的种种意趣。
尤为难得的是,不管是补订文字还是图注,均延续原著精约简要的写作风格,避免补订者、编辑的个人观点附着于前辈文章之上,或是过度推衍和延伸,造成所增内容喧宾夺主、脱离原意。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不仅能提升古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是一场文化上的溯源之旅,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更重要的,只有读懂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更有自信和底气与不同的文明对话。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简介
主编——王力(1900—1986)
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诗词格律》《汉语史稿》等四十余部著作,主编有《古代汉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著者——马汉麟(1919—1978)
语言学家,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马列学院、南开大学,在古代汉语教学和古汉语教材建设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是当时语言学界年轻一代屈指可数的才俊之士。著有《古代汉语读本》《古代汉语讲义》《古汉语语法提要》等。
补订者——余才林(1963年生 )
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发表中国古代文学及文献学论文二十余篇,著有《唐诗本事研究》《唐诗本事中的诗学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