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电子书 的文章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九年间,作家刘子超数次深入亚洲腹地,前往神秘的邻人之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在这片处于全球化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一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寻觅之旅。
沿着国境线飞驰,绕过散落的飞地,驰骋于帕米尔无人区,在苏联的核爆试验场抛锚,他以探险者的精神见证隔绝之地;踏上撒马尔罕的金色之路,徜徉于血腥战场和帝国宫殿,凝视最古老的圣书,抚摸玄奘笔下的佛塔,他试图寻回古人的目光;结识将未来寄托于汉语的塔吉克青年,遇见困守咸海七年的中国人,在乌兹别克的酒吧里,听见把酒言欢的商人指着撒向空中的钞票大喊:“你之前看到的全是假象,这才是现实!”一路上,他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徘徊在希冀与失意、自由与迷失之间。
一切如同离轨的卫星,暧昧而失落,充满活力、孤独和挣扎,我们就在隔壁,却浑然不觉——直到旅行开始,直到翻开这本书。
《失落的卫星》
作者简介
刘子超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出版作品《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失落的卫星》,另译有《惊异之城》《流动的盛宴》《漫长的告别》《夏日走过山间》等。2019年,中亚纪实长文获评“全球真实故事奖”特别关注作品;2021年,被评为“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他的最新作品《血与蜜之地:穿越巴尔干的旅程》,获选“收获文学榜”长篇非虚构榜、《亚洲周刊》“2024全球华文十大好书(非小说)”。
《失落的卫星》下载
《法医真实探案手记1》我的骨头会唠嗑
南派法医廖小刀真实尸检手记,一幅法医视角的人性浮世绘。
12宗真实案件,悬念迭起!车祸现场送尸疑点重重,牵出城市入海口处的“尸体黑市”,那里的“尸体”明码标价、生意火爆;3次搭讪未果,男邻居躲进了女孩出租屋的床下;12岁的小女孩在上学路上消失,当廖小刀冲进那间出租屋时,等待他的是一个红色澡盆……
20余种专业法医手段,全程高能!DNA检验鉴定技术、鲁米诺试剂、煮骨断龄、颞骨岩检验、蛹壳观察、硅藻实验、颅相复原、人皮手套……技术之下,所有的罪恶都有迹可循。
真相背后的众生万象,发人深思!遇害一年多的女孩,父母兄弟俱在,却无人关心,他们唯一担心的是需要给殡仪馆付保管费;刚刚出狱的流浪汉将斧头对准下一个人,因为在他的认知中“杀人越多,出狱越早”……每个离奇案件的真相背后,都是一个令人唏嘘的人生故事。
深入罪案肌理,探寻人性的幽微。
直视人性,是为了无惧黑暗。
《法医真实探案手记1》
作者简介
廖小刀,南方某地法医,从业18年,解剖时惯用一把24号银色小刀。
技术控,破获了南方某省挂名的一号、二号大案,被同事戏称“积案小王子”,是专门处理沉积悬案的人。性格正直,略腼腆,对待法医职业热血“中二”。养猫。
《法医真实探案手记1》下载
《我的母亲做保洁》张小满
2020年,52岁的母亲从陕南农村来到深圳务工。独立生活十几年后,“我”与母亲在深圳相聚,重新住在一个屋檐下。我们在狭小的房间中争吵,母亲看不惯“我”的花钱方式,“我”难以忍受母亲的生活习惯。我们深陷彼此纠缠、负担和依赖的关系。然而我们彼此相爱,“我”深知母亲的软肋便是对我毫无保留的爱。于是,“我”想理解她。“我”的母亲在矿场、在建筑工地挥洒了年轻的汗水,如今在城市写字楼的几格空间中做保洁员。“我”想记录下母亲的打工史,努力穿梭过她记忆中的生命。母亲的人生为做着螺丝钉般工作的“我”建立起一块生活的“飞地”,让“我”得以喘息、回顾,珍重自己的来处。这是我们母女共同完成的一场写作。
《我的母亲做保洁》
作者简介
张小满,陕西商洛人,长居深圳。曾为记者,先后在《深圳晚报》《新周刊》从事深度报道工作。非虚构写作爱好者,现为大厂女工。
《我的母亲做保洁》下载
《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清水洁
1979年,栃木县足利市,五岁女童福岛万弥失踪。
1984年,栃木县足利市,五岁女童长谷部有美失踪。
1987年,群马县太田市,八岁女童大泽朋子失踪。
1990年,栃木县足利市,四岁女童松田真实失踪。
四起案件其实发生在同一区域,位于日本栃木县与群马县交界处。但栃木县警方只办栃木县的案子,群马县警方只办群马县的案子。
1991年,栃木县警方在侦办松田真实失踪案时,逮捕了一名男子,认为他就是本县三起案件的凶手。警方召开记者见面会,媒体接连报道,令公众相信连环杀童案已全面告破,凶手已落网入狱。
1996年,群马县太田市,四岁的横山由佳梨再次失踪。
记者清水洁注意到这一连串事件的关联。
2007年,他重返事件现场。面对普遍认为准确度极高的DNA型鉴定结论,面对警方引以为傲多年的办案功勋,面对即将超过追诉时效的铁案,他大声而坚定地提出质疑。
《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
作者简介
清水洁
日本著名调查记者。
1958年生于东京,曾供职于新潮社《FOCUS》杂志,现为日本电视台报道局记者、解说员,早稻田大学新闻学研究生院的兼职讲师。自担任记者以来,一直致力于以案件、事故为中心的调查报道,倾听微弱的声音。
代表作有《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等。曾获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新潮纪实奖等荣誉。
《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下载
《這樣吃素最健康》預防10大慢性病症營養指導與應用食譜
素食能使您更苗条。节食或禁食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不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人需要进食是身体的自然需求,强迫自己节食来减肥,身体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减轻体重,但压抑过久却会导致相反结果.影响新陈代谢,令新陈代谢减慢,甚至有发生厌食及暴食症的可能。素食减肥法既能到达减肥的效果,又能够保证您得到充分的营养。是科学合理的健康减肥方法。
《這樣吃素最健康》
《這樣吃素最健康》下载
《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全三册]
敦煌,投射着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
敦煌珍品的流散,是近代中国伤心历程的缩影,众多敦煌遗书和少许壁画雕塑,如今分藏于世界各地。当年,它们的流散过程充满了无知与欺骗,巧取与豪夺。而今天,各国收藏机构合作对其修复、出版与数字共享,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和利用。“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因此形成。
作品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往事,以及学术文化界几代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乃至通过不懈努力,让敦煌宝藏以出版形式魂归故土、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在“历史”与“学术”两个题眼下,激荡着国人充沛的民族情感,同时也体现出敦煌学的国际性。本书的出版,必将丰富读者对敦煌的认知,并成为学界研究敦煌的重要参考。
《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
作者简介:
刘诗平
新华社高级记者。毕业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多次赴丝绸之路旅行。国内首位赴地球四极——南极、北极、第三极(高极,青藏高原)、第四极(深极,马里亚纳海沟)采访拍摄的记者。新闻报道之外,从事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全球化和探险史研究。
曾前往南极冰盖之巅考察并环航南极大陆;随船考察冰上丝绸之路,中央电视台8集大型纪录片《北极,北极!》执行总策划、总撰稿;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个人摄影展《刘诗平,随“蛟龙”下潜五千米》参展第七届大理国际影会。已出版《汇丰金融帝国:140年的中国故事》《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等著作。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已出版《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武则天研究》等著作,50集电视连续剧《贞观之治》编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玄武门之变》《唐高宗的真相》等系列讲座主讲人。
《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下载
《王的莊稼》從農業發展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政治生態學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獎(James Henry Breasted Prize)
第一部西方科學視角的早期中國環境史專書
國在山河破!自然生態對人類發出的深沉吶喊,
重新思索「農業」是否為人類生存最好的選擇?
人類從狩獵採集到農耕養殖,是自然演進?或人為操弄?
人類是眾多動物中的區區一種,竟發展為支配所有物種?
本書從早期中國的環境生態著手,探究地理環境、國家戰爭、社會制度,王權如何讓多元生態系轉為單一生態系?如何讓「以農立國」的概念深植人心?
農業的發展帶來政治權力的拓展?
勞動力增加促進國家集權的穩定?
本書跨足歷史、考古、環境等學科,透過發出在「農業主導中國前,中國的自然生態為何」的哉問,視角從「中國傳統農業史觀」轉向「政治是否重構環境生態」,先秦至秦朝的歷史對於理解歷朝以至現代在改造環境上的運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早期中國從仰韶文化開始,到龍山文化、再到商、周時期,作者討論原本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如何在人類社會的介入之下,轉變成單一的農耕體系。在這個過程中,王權透過馴化的動植物裡內含的能量,獲得足以支撐政治和國家運作的勞動力和資源。人類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權力團體又是如何透過改造自然環境不斷汲取資源與勞動力,從而興起並逐步壯大?
本書尤其著重秦國從邊陲小國到成為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歷程,綜合大量最新的出土文獻與科學研究,佐證國家的形成需仰賴一個能管理並擴大農業生態系統的複雜政治體系,才得以成為可能。
然,經過數千年的墾殖、掠奪,當今世界甚至化分為多個武裝敵對國家,環境與資源益發被破壞,難以建立永續發展。作者抱持對當代環境的關懷,從歷史探討人類如何轉化自身環境,進而說明政治問題與環境問題是密不可分的,這是全世界需共同反思如何改善的關鍵問題。
《王的莊稼》
作者简介
兰德(Brian Lander),加拿大人,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社会与环境学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环境史、环境考古学研究,长期关注中国古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生态系统的转变过程。201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史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哈佛大学环境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早期中国研究学会、美国环境史学会、亚洲研究协会会员。在T’oungPao, EarlyChina, Asia Major,JournalofChineseHistory,JournalofAsianStudies等期刊发表有关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学术论文十余篇。曾获2020—2021年度亨利·卢斯基金会/ACLS中国研究项目早期职业奖学金、2017年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研究中心项目资助“走马楼汉简研讨会”、2016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利·卢斯基金会/美国ACLS中国研究合作项目资助“长沙走马楼吴简”等项目和资金支持。
《王的莊稼》下载
《人脑探秘三部曲》[套装共三册]
《人脑探秘三部曲》包含:《人类的荣耀》、《双脑记》、《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套装共三册
《人类的荣耀》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类是如何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的?语言、社会、道德、情感、艺术、意识……这些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吗?这本书将带你走进人类大脑的奥秘,探索让我们与众不同的关键所在。
《人脑探秘三部曲》
《双脑记》
这本书讲述了加扎尼加充满激情的科研人生,以及他历时半个世纪的探索之旅:大脑的两侧半球是如何分工与合作的,人类的意识又是如何产生的。书中不仅有裂脑理论的形成之路,还有认知神经科学从诞生到繁荣的曲折历程。
《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
左脑右脑谁说了算?是你在决定还是你的大脑在替你决定?人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吗?这本书从脑科学的角度阐释自由意志问题,讲述了人类大脑的作用机制、意识的来源、社会意识的进化以及自由意志观念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
这些书籍将带你走进人类大脑的深处,探索我们思考、感知、情感的奥秘。
《人脑探秘三部曲》下载
《楼兰六百年》楼兰古国及西域与中原的博弈史
本书是一部讲述楼兰古国历史的通俗普及读物。
全书从楼兰初次出现于汉文帝时期匈奴写给汉朝的书信开始着笔,以时间为顺序,结合古今中外历史文献以及各类出土文物,讲述楼兰在不同朝代的生存情况,力图解决关于楼兰的诸多疑问:楼兰人是何人种?楼兰人操何种语言?楼兰建国于何时?楼兰建都何处?楼兰如何在汉朝和匈奴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楼兰在丝绸之路上的战略地位如何?楼兰为何会突然灭亡?楼兰消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楼兰六百年》
作者简介
雍州节度使
本名马攸宁,陕西西安人,微博知名历史博主,粉丝84万。西域史与民族史研究学者,现就职于西安博物院。西安首批“文博旅游推荐官”之一,《寻迹西安》联合供稿人,“唐妞”系列漫画编剧兼历史顾问。
多年致力西域历史文化研究,阅读过大量关于吐火罗人、楼兰古国、西域的史学专著和学术期刊,对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各民族均有深入了解,有志写一部讲述楼兰古国历史的普及读物,以飨读者。
《楼兰六百年》下载
《理性的边界》人类思维与世界的复杂关系
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玻尔,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源自科学家对人类知识极限的不断探索,对客观、理性和自我的深刻问题的一次次挑战。
有许多书解释了人类已知的科学,而这本书则聚焦于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研究领域横跨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美国科学家诺桑·亚诺夫斯基,希望通过探索未知,指出人类知识边界,并找到突破极限的方法。
亚诺夫斯基解读了量子的奇异性、相对论的意义、混沌理论的诞生过程、无限大的不同层次、无法用正常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正确但无法证明的事实,为我们展示了知识的极限,并找到了制约人类认知的核心原因——隐藏在思想、逻辑和语言中的矛盾性。亚诺夫斯基认为,总结这些矛盾的共性,就能更好地理解理性的结构,找到突破知识极限的方法。
让我们阅读《理性的边界》,顺着亚诺夫斯基的笔触,遥望理性边界之外的未知领域,跳脱现有的科学体系,重新思考世界,认识自身,理解人类思维与世界的复杂关系。
《理性的边界》
作者简介
诺桑·亚诺夫斯基(Noson S. Yanofsky)
美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纽约城市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教授。他继承数学大师塞缪尔·艾伦伯格“范畴论”的衣钵,并在量子力学、哲学和语言学方面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获得了美国科学和数学界的多个奖项。他还著有《元范畴》和《计算机科学中的量子计算》等书。